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保护肠屏障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SIRS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标准营养组、免疫增强组、生态营养组、生态免疫组),分别给予不同构成的肠内营养剂7d,观察各组大鼠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以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7d后,生态营养组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标准营养组和免疫增强组(P<0.05),但这3组均高于生态免疫组3倍或以上(P<0.01)。血浆DAO水平标准营养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注射LPS后第1天起,各组大鼠尿液L/M比值均有大幅升高,至第6天回落到注射前水平。第1天时生态免疫组尿L/M比值低于其他3组(P<0.05),第3天时标准营养组尿L/M比值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至第6天各组已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免疫增强营养素和生态制剂的生态免疫肠内营养能更有效地保护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系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形态学、DNA电泳和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生长与凋亡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荧光探针rhodamine123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线粒体和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分布,气相色谱分析线粒体膜磷脂构成。结果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诱发细胞凋亡,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40μg/mlEPA和DHA作用细胞24h后,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降低(P<0.001),线粒体膜间细胞色素C大量释入胞质,EPA和DHA在线粒体膜磷脂构成中的比例迅速升高(P<0.001),而花生四烯酸(20:4ω-6,AA)占总磷脂的比例明显降低,由对照组的30.8%分别下降为20.9%和18.6%。结论ω-3PUFAs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线粒体膜构成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ω-3PUFAs诱导凋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科应用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经络导平仪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我院自 1 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 ,自制三七胶囊治疗老年性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3 8例 ,临床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 8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2 3例 ,女 1 5例 ;年龄 5 0~ 80岁 ,平均 6 5岁 ;病史 <5年 8例 ,5~ 1 0年 2 6例 ,>1 0年 4例。另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 3 0例该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病型、病程及临床表现方面相似 ,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性。选取的 3 8例病人全部为 2型糖尿病 ,病史最长为 3 0年 ,最短 6个月 ;并发脑血管病者 1 1例为新发 ,其余 2 7例为均有脑梗死史、近期体征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变化,分析EVAR术后与植入物后综合征(PIS)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行EVAR腹主动脉瘤病人50例,术后第1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观察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50例病人中,术后13例(26%)发生PIS。术后PIS组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PI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905~6.828,P<0.05)。结论 PIS为腹主动脉瘤病人EVAR术后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随着下肢动脉旁路手术广泛开展和人工血管性能不断改进.手术效果不断提高。我科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应用袖状接头碳涂层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人工血管于股.胭动脉旁路手术1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例1男性,65岁。因右侧睾丸肿大20余天,于1988年7月9日入院。20天前病人无意中发现右侧睾丸肿大,无疼痛及发热,睾九增大较速。病人9个月前因结肠癌在我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诊断:结肠高分化腺癌,第1站淋巴结转移(3/5)。体检:全身情况好,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右侧睾丸为8cm×scmXscm,质硬,表面光滑,易活动.无触痛,附来肿大.边缘不清。左侧单丸附为未们及异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手术完整切除右侧白龙为scmX6cmX5cm。术后病人恢复顺利。清理税检:第九及附睾组织间有高分化腺癌组织浸润.部分田组织坏死。诊断为…  相似文献   
9.
对11例股浅静脉闭塞症患者利用自体大隐静脉作大隐静脉-腘静脉转流术并建立临时性动静脉瘘,术后辅以抗凝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结扎临时性动静脉瘘.随访10例,随访时间11~67个月,6例转流静脉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率60%;4例闭塞,但未出现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提示原位大隐静脉-腘静脉转流术术后大隐静脉通畅率不高,但结合暂时性动静脉瘘手术,仍不失为治疗股浅静脉闭塞症的有效手术.  相似文献   
10.
瘤内注射奥曲肽对大鼠移植性肝肿瘤PC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曲肽瘤内注射对大鼠移植性肝肿瘤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移植性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盐水组、酒精组三组,分别瘤内注射奥曲肽0.02mg、生理盐水0.2mL、无水酒精0.2mL,3d及8d后分别测定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3d后,奥曲肽组的PCNA表达低于无水酒精组和生理盐水组的表达(P〈0.05)。8d后,奥曲肽组的PCNA表达明显低于无水酒精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水平(P〈0.05)。结论:瘤内注射奥曲肽可抑制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