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治疗周期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酸(UA)水平,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TG、CHO、HDL-C、LDL-C、AST、ALT、UA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方对非脂肪性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汤结合厄贝沙坦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每日1次,每次15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固肾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尿素(UREA)、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胱抑制素C(cystatin C,CysC)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09%)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UREA、β2-MG和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益气固肾汤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确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尿蛋白排泄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糖脂代谢水平及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便利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0人,采集患者详细临床资料,结合诊断标准确定患者中医证型分型情况;检测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及性激素水平指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上述指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四种中医证型占比比例由高到底依次为:脾虚痰湿型(32.73%)、肾虚肝郁型(27.27%)、痰瘀互结证(26.36%)和肾虚血瘀型(13.64%);脾虚痰湿型和痰瘀互结型的葡萄糖、胰岛素和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远远高于另外两种中医证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型和痰瘀互结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A1明显高于另外两种,而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明显低于另外两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肝郁型和肾虚血瘀型的黄体生成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而其游离雄激素指数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肝郁型和肾虚血瘀型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分别为2.13±1.26和2.18±1.15,且高于另外两组,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型;脾虚痰湿型和痰瘀互结型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程度比另外两种证型更严重;肾虚肝郁型和肾虚血瘀型的主特征为黄体生成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上升,而脾虚痰湿型和痰瘀互结型的主特征为游离雄激素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4.
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探讨以肝为中心调控脏腑气血津液治疗消渴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本课题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酸味复方治疗组与金芪降糖片对照组.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消渴症状积分及疗效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搪化血红蛋白(HbAlC)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消渴病中医症状积分上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86.7%,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酸味中药从肝论治"植木固土"法治疗2型糖尿病(消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并能有效降低血糖,作用优于以传统益气养阴法为代表的金芪降糖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状态及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旋覆理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气郁型老年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脾虚气郁型老年抑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糖尿病治疗联合丙咪嗪治疗4周,观察组采用基础糖尿病治疗联合旋覆理血汤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糖指标、生命质量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总分、不良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理血汤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气郁型老年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临床症状,并有助于稳定血糖,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嘉晶  范朝华 《河北中医》2010,32(4):497-499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芪灵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型临床疗效,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芪灵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IR)疗效,观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1,P0.05)。2组改善外周IR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在改善外周IR方面效果相当。2组FPG、2hPG、HbA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说明2组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治疗组治疗后2hPG较对照组降低(P0.05),说明治疗组降低2hPG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比较FINS、ISI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2组均有调节FINS、ISI的作用。结论自拟芪灵汤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型患者临床症状,作用明显优于二甲双胍;同时能明显降低血糖,效果与二甲双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30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型,并检查记录BNP数值,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经秩和检验χ^2=54.878,P〈0.001,提示各证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按照各证型秩均值,随BNP的降低,证型依次为:阴竭阳脱、痰饮阻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气阴两亏、心肺气虚。结论:BNP数值与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中医证型判定的客观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DH与血浆BNP水平相关性,以及LDH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型,并检查记录BNP、LDH数值,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其相关性。结果:LDH与血浆BNP相关性探讨,r=0.167,P〈0.01,提示LDH与BNP呈弱正相关;LDH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经秩和检验χ2=25.272,P〈0.00 1,提示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按照各证型秩均值,随LDH的降低,证型依次为:阴竭阳脱、痰饮阻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气阴两亏、心肺气虚。结论:LDH与BNP以及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心衰程度判断以及中医证型判定的客观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于脂代谢紊乱大鼠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AG)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与中药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其他3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脂代谢紊乱模型,比较4组大鼠血脂指标包括血清中的TA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H,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相关指标包括补体3(C3)、补体5(C5)、酚化刺激蛋白(ASP)、游离脂肪酸(FFA);模型组持续高脂饲料喂养,中药组给予茵陈蒿汤灌胃并以正常饲料喂养,阴性对照组给予与中药组等量的饮用水灌胃并以正常饲料喂养,5周后再次检测上述各项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以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组数据为基础分析血脂指标与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脂代谢紊乱与炎性因子、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建模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中药组TAG、LDL-C、CH、HDL-C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5、ASP、FF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药后模型组、阴性对照组、中药组组间TAG、LDL-C、CH、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5、ASP、FF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G、LDL-C、CH与C3、C5、ASP、FFA间均具有高度正相关性(0.8r1,P0.05);HDL-C与相关指标间均具有高度负相关性(-1r-0.8,P0.01);脂代谢紊乱与炎性因子、相关指标间均具有中度正相关性(0.8r1,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指标、炎性因子及相关指标均可见异常升高表达,这种异常升高表达同时提示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有所上升。应用茵陈蒿汤5周后,上述各项指标匀见明显下降,说明茵陈蒿汤具有调节血脂以及降低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的作用明确。  相似文献   
10.
动态血糖监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血糖监测是适合各种糖尿病患者使用的且能提供24 h连续血糖图谱的新型血糖检测手段.目前国际上动态血糖监测仪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微创型、无创型、无线型几种.且众多研究均在探索如何解读动态血糖图谱及建立其正常参考值,同时动态血糖监测已被应用于临床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