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临床擅长运用"阳明主肌肉"理论治疗肌肉病证.笔者选择张老师的5则临床医案,介绍其独到的学术特色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对"阳明主肌肉"进行理论分析及归纳总结:肌肉之病脾胃均为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脾气虚弱、阳明实热、胃阴虚火旺等均可致肌肉之病:重用黄芪,不在补气而重在升阳、运阳,生黄芪补表阳、温分肉、实腠理,尤擅治肤表肌肉之疾;强调引经药的应用,头面热痛用阳明引经药升麻,全身热痛用手足阳明引经药败酱草,头面疮疡引经用菊花、槐花、连翘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等,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张炳厚老中医经验方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补肾地龟汤组(治疗组)和洛汀新组(对照组)治疗,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水平及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但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显著(P<0.05).结论 补肾地龟汤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阳性对照药洛汀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张炳厚老中医经验方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补肾地龟汤组(治疗组)和洛汀新组(对照组)治疗,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水平及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但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显著(P〈0.05)。结论补肾地龟汤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阳性对照药洛汀新。  相似文献   
4.
张炳厚教授治病疗疾善用虫类药,认为虫类药补之则谓其为"血肉有情之物",攻之则谓其为"虫蚁搜剔之能"。总结虫类药具有活血化瘀、散痈消肿、熄风定惊、搜风止痛等功用,常用于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痛、痹证、胸痹、肾病、阳痿、肿瘤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中介绍了张教授治疗头痛、痹证、慢性肾脏病、妇科疾病中运用虫类药的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等.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与肾脏病的关系是:既可为原发性痛风急性发作导致肾功能受损而出现肾功能不全;亦可为多种肾脏病导致继发痛风急性发作.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能对患者的肾功能带来严重影响,而用来治疗痛风的西药副作用明显,亦可能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既能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又能减少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损伤,是问题的关键.以下是我们临床应用滋肾祛风汤治疗此类患者30例的临床观察,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炳厚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继承工作第二、三、四批师承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余年,奠定了扎实的中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咳嗽的辨证治疗有独到见解,笔者从师学习多年,对其治疗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益肠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赵凯声 《北京中医》1999,18(4):27-2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和家属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而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各40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患者和家属信息,用HAD自评量表评估焦虑和抑郁状态。结果 40例患者中焦虑发生率为57.5%,抑郁发生率为72.5%;40例家属中焦虑发生率为47.5%,抑郁发生率为57.5%。相关性分析显示,女性、合并症〉2种、自费患者、血肌酐水平高与焦虑相关,P〈0.05;而女性、透析时间长与抑郁状态关系密切,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与某些社会因素和疾病因素相关,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全国名老中医张炳厚以治疗疑难杂症见长,擅用大补阴丸治疗多种疾病,举凡心肾不交之不寐,肾阴虚之虚劳、水肿、淋证、脱发、耳鸣头鸣,肝肾阴虚之血精早泄,风寒湿痹之腰腿痛等等,以之加减治疗每获佳效. 张先生强调,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应用本方,临症时应掌握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灵活性,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0.
张炳厚老师在传统“肝脾(胃)合病”为指“肝脾不合证”和“肝胃不和证”的认识基础上,更详分“肝脾不合证”为“脾虚肝郁,肝脾不和”与“肝郁血虚,肝郁不和”,“肝胃不和证”为“阴虚肝郁,肝胃不和”、“肝气郁滞,肝胃不和”、“肝胃不和,偏有热象”与“肝胆湿热,肝胃不和”等,认为辨证必须细致,论治始能人微。并且强调:两脏合病,必须辨清以孰为主,即以肝为主,抑或以脾以胃为主,据此权衡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