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作为幼儿行CT/MRI检查前镇静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接受CT/MRI检查需镇静的90例患儿,年龄1~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水合氯醛口服组、右美托咪定滴鼻组和右美托咪定雾化组各30例,在接受CT/MRI检查前分别给予口服水合氯醛60 mg/kg、鼻内滴注右美托咪啶2 μg/kg、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啶2 μg/kg进行镇静。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检查时间、镇静时间、镇静失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格罗宁根窘迫评分(GDRS)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和检查医师满意度。结果:右美托咪定滴鼻组和右美托咪定雾化组的镇静时间、镇静失败率、GDRS及苏醒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水合氯醛口服组,家长和检查医师满意度均高于水合氯醛口服组(P均<0.05)。右美托咪定雾化组的哭闹反应和呛咳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右美托咪定滴鼻组和水合氯醛口服组(P均<0.05)。结论:雾化吸入和鼻内滴注右美托咪定均可以为幼儿CT/MRI检查提供良好的镇静,减轻患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减少不良反应,而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的给药途径更安全,易为患儿和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晚期早产儿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住院的晚期早产儿392例,生后立即采足跟血,监测微量血糖,并与同期住院的足月儿482例相比较。结果晚期早产儿组的血糖水平为(2.733±0.604)mmol/L,低血糖30例,足月儿组的血糖(4.4867±0.926)mmol/L,低血糖28例。结论晚期早产儿血糖水平偏低,低血糖的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经过治疗3个月的疗程后,治愈32例,好转1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82.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能降低门静脉压,改善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使腹水消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归脾汤低剂量组、归脾汤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经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慢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归脾汤给药15 d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学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心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化检测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BCL-Associated X(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排列紊乱,伴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与模型组相比,归脾汤低、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受损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脏中SOD和GSH-Px含量下降(P<0.05),CAT水平下降不显著(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归脾汤组大鼠心脏中SOD和GSH-Px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8例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4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归脾汤对心肌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归脾汤低、高剂量组(7.52、15.04 g·kg-1)、曲美他嗪组(0.002 g·kg-1)。通过灌胃维生素D3、高脂饮食和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药物治疗15 d后,心电图分析其心肌损伤程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剪切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43例中治愈38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8例,未愈5例,有效率为8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浙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及薄层扫描法测定。结果:在与不同药物的配伍中,浙贝母与桔梗配伍水提得到的总生物碱、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的含量最高,与三棱、红花,甘草配伍水提得量次之,而与三棱配伍水提量最低。结论:不同药物配伍对浙贝母生物碱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8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后的效果。结果:82例患者经过治疗3个月的疗程后,治愈52例,好转19例,无效11例,治疗的有效率达到86.5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能降低门静脉压,改善肝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力,使腹水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