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肾导浊汤对家兔实验性慢性肾衰防治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肾导浊汤对家兔实验性慢性肾衰防治机制的探讨靳建华,王绵之,魏民,许文忠,李伯光,贾旭,严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北京100029)关键词:益肾导浊汤;慢性肾衰;防治机理;高凝状态;实验研究慢性肾衰是多种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综合症侯群,其发病...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根据Border方法复制膜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实验发现:实验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血CH-50,B因子明显降低,而β_2-MG明显增高。用中药王氏益肾导浊汤治疗后能减轻血CH50、B因子含量的降低,β_2-MG的升高,第8周均接近正常值。提示中药王氏益肾导浊汤可能减轻实验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肾组织免疫性损伤,从而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肾炎益气液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常规电镜制片、染色,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注射肾毒血清(NTS)后,病理组大鼠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腔闭塞及上皮下、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等多种病理损伤性变化。而肾炎益气液组上述病变有所减轻。结论: 肾炎益气液有不同程度减轻肾小球电镜下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藏药蕨麻中多糖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结果:蕨麻中多糖含量为11.083%.  相似文献   
5.
用去氧胆酸钠诱发实验性慢性胃炎 ,观察大鼠病理形态变化以及和降冲剂和西沙必利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 :其病变特征与人类胆汁反流性胃炎甚为相似 ,炎细胞浸润程度 3个月、6个月模型基本一致 ,经和降冲剂和西沙必利处理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围绕表征方剂复杂物质、多层次评价生物活性成分、分析方剂与机体环境的相互作用三个相互衔接的关键环节,以清开灵解毒通络、开窍醒神功效与中风病"毒损脑络"病机相关,病症结合,方证对应,化学和药理研究密切结合,开展多环节阻抑脑缺血级联反应的药效物质及配伍原理研究.研究表明,清开灵药效物质包括8类45种主要有机成分和12种无机元素,胆酸、黄芩苷、栀子和珍珠母为主要有效部分.进而优化了有效组分阻抑脑缺血级联反应的配比关系;建立了方剂配伍过程多层次指纹图谱特征信息变化和多波长多指标成分指纹图谱的测定与评价方法;发现清开灵阻抑脑缺血级联反应的作用,以缺血启动的炎症病理过程为核心,涉及脑微灌流恶性循环损害及神经细胞损害的多个环节,胆酸、黄芩苷、栀子有效组分和珍珠母有各自相对集中的作用靶点,配伍的整合调节包括多靶点效应、组分相互作用及作用环节关联的时序效应三个作用方式;指纹图谱的特征信息结合药理结果得到的新型组方的物质成分较原方更加清楚,保留并加强了原有主要特征信息;脑脊液、血浆、血清有效组分体内过程分析,以及多环节指标的组分药理学解释,可为方剂中君臣佐使配伍的中医理论内涵提供佐证.表明从多环节病理过程设计靶点进行有效组分筛选与组成新方方法可行,由此建立的多层次指纹图谱与病理多环节药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成为现代复方中药创制和二次开发的理论模式和技术支持,并为中风病及严重炎症损伤类疾病的新药创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牛黄、栀子及二者配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治疗缺血性中风在该作用环节不同时段的作用特点,研究其配伍阻抑脑缺血级联反应的时序特征.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牛黄、栀子及二者配伍对缺血再灌注24h和72h两个时段大鼠神经症状、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牛黄、栀子均能显著改善两个时段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配伍后作用更为显著;牛黄对缺血再灌注24h、72h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未见明显影响;栀子可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24h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再灌注72h脑SOD活性和MDA含量未见明显影响;二者配伍可使缺血再灌注72h脑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但对再灌注24h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中药配伍的作用不是简单的效应累加,在同一效应环节上还表现为不同时段的配伍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8.
9.
10.
贾旭  裴凌 《山东医药》2014,(24):80-82
目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鼻内给药用于小儿术前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7岁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A、K、D1及D2组各20例;术前30 min,D1、D2组于分别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2μg/kg滴鼻,K组予氯胺酮5 mg/kg滴鼻,A组予生理盐水0.3 mL滴鼻。观察4组患儿术前镇静状态、分离状态、术后全麻恢复期循环、苏醒情况,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躁动及疼痛评分、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及镇静程度的加深,D1组与D2组HR均有下降,但均在安全范围内,并且血压平稳。K、D1、D2组术前镇静效果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P均〉0.05;与A组比较,P均〈0.05。停药至清醒拔管时间,K组〉D2组〉D1组〉A组,全麻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为A组〉K组〉D1组〉D2组,但D1组与D2组比较,P〉0.05;D1、D2组与K组比较,P均〈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全麻术前经鼻应用右美托咪定可达到与氯胺酮相似的镇静效果,且能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