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浩  黄蓓蓓  贾志鑫  刘洁  陈奕君  肖红斌 《中草药》2023,54(5):1377-1385
目的 通过UHPLC-QTOF-MS/MS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紫菀Aster tataricus中润肠通便作用的效应成分。方法 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分析体内肠道内容物的成分,再利用SYBYL-X 2.0与Discovery Studio 4.0分子对接软件研究肠道内容物成分与M2受体、M3受体、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蛋白的相互作用,明确各成分与靶标蛋白的结合强度。结果 体内肠道内容物中共鉴定出28个紫菀中的化学成分,有10个成分均可与M2受体、M3受体及PKC蛋白分子对接较好,其中astin J与3种靶标蛋白结合的平均打分值最高,这些成分均以非共价键方式与靶标蛋白结合,产生氢键、范德华力、经典作用力等相互作用。结论 紫菀中的astin J、asterin F、asterin A、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共10个成分可能是通过调节M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PKC蛋白的表达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明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体内药源性成分。该研究首次以靶器官肝脏中的药源性成分为研究对象,基于UPLC-Q-TOF-MS技术和Targeted-MS-MS模式,采用安捷伦Mass Hunter,Metabolite ID数据处理软件对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一级、二级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标准品和参考文献比对,从中鉴定出5个原型成分、6个代谢产物。此外,该研究还对何首乌给药后大鼠血浆和提取物中的药源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从血浆中推出鉴定8个原型成分、19个代谢产物,从何首乌提取物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其中大黄素氧化乙酰化、羟化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氧化、羧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决明柯酮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为首次报道。通过何首乌体内外成分之间的比对分析,初步明确了肝脏中的药源性成分和提取物-血液-肝脏之间成分的传递和转化规律,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何首乌体内药源性成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代谢组学的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干预心肌缺血的代谢途径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通过病理组织切片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生化指标评估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技术对血浆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富集代谢通路。结果 速效救心丸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血浆CK、AST、HBDH、LDH活性(P<0.05、0.01),升高SOD活性(P<0.05、0.01)。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到3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芪参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同时定量分析,为芪参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建立10批芪参颗粒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各组方药味的比对,对共有峰进行归属,通过LC-Q TOF-MS对所有共有峰进行鉴定,并对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的9个共有峰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1;对标定的18个共有峰进行归属和鉴定,发现1、2、8、14、18号峰来自黄芪,3~7、9~11号峰来自金银花,12、13、15、16号峰来自丹参,17、18号峰来自甘草;通过对照品的指认,发现4号峰为绿原酸、8号峰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9号峰为异绿原酸B、10号峰为异绿原酸A、14号峰为芒柄花苷、15号峰为丹酚酸B、16号峰为丹酚酸A、17号峰为甘草酸及18号峰为芒柄花素,并对这9种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6.676~10.213、0.628~0.963、1.018~1.886、1.082~1.972、0.477~0.790、11.327~17.788、0.519~0.908、2.000~3.638、0.010~0.016mg/g。结论建立的芪参颗粒HPLC指纹图谱和9个指标成分的同时定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为芪参颗粒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3个内标、3个波长法测定大川芎方不同制剂的天麻素类、苯酞类以及酚酸类3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278、322 nm,柱温为35℃,体积流量为1 mL/min。以天麻素、藁本内酯、阿魏酸为内标,建立天麻素类(巴利森苷、巴利森苷B)、苯酞类(洋川芎内酯I、H、A和欧当归内酯A)以及酚酸类(绿原酸)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在不同进样体积、不同色谱柱、不同添加剂条件下验证其耐用性,利用RCF值计算2种大川芎方制剂中10个成分的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RSD≤3.5%),与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该3内标、3波长法可用于大川芎方制剂的药效成分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HPLC-QQQ-MS/MS)测定芪参颗粒中38种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明确其化学组成,并对制剂批次间一致性进行分析。方法 HPLC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50 mm×2.1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质谱对正(11个离子对)、负(22个离子对)离子进行动态多反应监测(dynamic multi-response detection,dMRM),实现多批次芪参颗粒中38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影响批次间一致性的成分。结果 建立的HPLC-MS/MS方法在15min内完成了38个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12批次芪参颗粒样品中38个化合物的总量为34.923~47.148 mg/g,其中臣药丹参中的丹酚酸B的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川芎对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苷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大川芎方(3.9 g/kg)、天麻(0.78 g/kg)溶液(10 mL/kg),于0、0.08、0.16、0.25、0.50、0.75、1、2、4、6、8、12、24 h采血;7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大川芎方(7.8 g/kg)、天麻(1.56 g/kg)溶液(10 mL/kg),采集脑组织,HPLC-MS/MS法测定天麻素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天麻组比较,大川芎方组大鼠血浆中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Cmax升高(P<0.01),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Cmax降低(P<0.01);天麻素Tmax、MRT0~24 h延长(P<0.01);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AUC0~24 h、AUC0~∞升高(P<0.01),...  相似文献   
8.
阐明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体内药源性成分。该研究首次以靶器官肝脏中的药源性成分为研究对象,基于UPLC-Q-TOF-MS技术和Targeted-MS-MS模式,采用安捷伦Mass Hunter,Metabolite ID数据处理软件对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一级、二级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标准品和参考文献比对,从中鉴定出5个原型成分、6个代谢产物。此外,该研究还对何首乌给药后大鼠血浆和提取物中的药源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从血浆中推出鉴定8个原型成分、19个代谢产物,从何首乌提取物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其中大黄素氧化乙酰化、羟化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氧化、羧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决明柯酮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为首次报道。通过何首乌体内外成分之间的比对分析,初步明确了肝脏中的药源性成分和提取物-血液-肝脏之间成分的传递和转化规律,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何首乌体内药源性成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基于丹荷颗粒中15个特征性成分(丹酚酸B、虎杖苷、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白藜芦醇、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橙皮苷、川陈皮素、荷叶碱、O-去甲基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去氢荷叶碱、乌药碱)在大鼠血浆暴露量的测定,筛选丹荷颗粒中适于作为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成分。方法以EC-C_(18)柱为预柱、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_(18)柱为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采用动态多反应监测扫描质谱,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大鼠ig丹荷颗粒,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品,并测定血浆样品中各特征性成分的质量浓度,计算其血浆暴露量;确定体内高暴露的成分,对其进一步进行活性及制剂含量分析,依据体内暴露量、高暴露成分活性、制剂相应成分含量确定Q-Marker。结果丹酚酸B、虎杖苷、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白藜芦醇、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橙皮苷、川陈皮素、荷叶碱、O-去甲基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去氢荷叶碱、乌药碱在大鼠血浆中暴露量分别为(1340.45±167.64)、(232.49±37.05)、(677.51±71.61)、(33.99±20.74)、(281.53±32.32)、(25.01±4.90)、(16.85±2.88)、(11.89±2.69)、(113.71±23.05)、(11.13±1.94)、(168.69±42.68)、(2595.00±314.78)、(9.55±1.36)、(1.29±0.11)、(13.96±0.88) ng.h/mL,其中丹酚酸B、虎杖苷、大黄素、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橙皮苷、荷叶碱具有调血脂活性且在制剂中质量分数均大于0.1 mg/g。结论丹酚酸B、虎杖苷、大黄素、槲皮素、橙皮苷、柚皮苷和荷叶碱可作为丹荷颗粒的Q-Marke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电化学模拟技术制备天麻素体内I相氧化代谢产物,并确认其为潜在起效成分。方法 采用电化学模拟技术(μPrepcell电池及SynthesisTM制备型电池),优化电压、电解液、反应物浓度和体积流量等,制备天麻素体内I相氧化代谢产物。构建缺糖缺氧/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考察天麻素及其5个代谢产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通过优化参数,确定薄层电化学电池(μPrepcell)模拟天麻素代谢为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对羟基苯甲酸-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反应条件为:掺硼金刚石(borondopeddiamond,BDD)为工作电极,最佳底物浓度为100μmol/L,最佳电解液浓度为2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甲醇(1∶9),最佳体积流量为50μL/min,最佳电压为1.6 V。再利用电化学合成电池(SynthesisCell)进行大量制备,玻碳(reticulated glassy carbon,RGC)电极为工作电极,从240 mg天麻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