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护理中的早期干预措施,旨在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救治护理水平,提高治愈好转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57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去除诱因,预见性采取措施避免其他诱因,同时做好饮食护理、重症护理和消毒隔离等。结果: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严密观察病情供临床准确判断并尽快去除和避免诱因,提高了临床治愈好转率。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护理中应细心观察,准确判断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是提高肝性脑病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或消除新生儿母婴室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新生儿母婴室工作质量,预防新生儿感染。方法:分析新生儿母婴室感染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消毒隔离措施,手卫生等目标性检测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降低了新生儿院内感染风险,提高了控感工作质量,保障了新生儿安全。  相似文献   
3.
贺腊慧  吕婧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3):114-115
目的:探讨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护理中的早期干预措施,旨在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救治护理水平,提高治愈好转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57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去除诱因,预见性采取措施避免其他诱因,同时做好饮食护理、重症护理和消毒隔离等.结果: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严密观察病情供临床准确判断并尽快去除和避免诱因,提高了临床治愈好转率.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护理中应细心观察,准确判断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是提高肝性脑病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先查在架病历,再查患者填写统一表格,对调查日存在医院感染表现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查654例,实查654例,医院感染15例,感染现患率2.29%,高发科室主要是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骨科;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胃肠道和手术部位;易感因素主要有高龄占18.5%、手术占18.5%、危重卧床占14.8%、住院时间>10天占7.4%;抗生素使用率55.96%,感染症标本送检36例,送检率23.53%,阳性标本数12例,阳性率33.3%,主要病原体为真菌33.3%、大肠杆菌16.7%、克雷伯氏菌16.7%。结论:通过调查,加强对老年、手术、危重、住院时间>10天等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行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致护理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50例观察组产妇的细致护理措施,对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在产前及时纠正并发症,产时加强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各产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催产素及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产后特别是2小时内。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产妇实施严密的观察和细致护理,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临床资料,并重点阐述出血、休克、肾衰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重型肾综合征中出现的出血、休克、肾衰等采取腹膜透析的治疗手段,给予相应的有针时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为临床确定诊疗措施提供了详细准确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对提高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治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抽取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医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医院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4年6月实施优质护理管理作为研究组,2组期间均随机抽取2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组间医院感染率。结果医院感染主要有呼吸道、泌尿系、切口、胃肠道及皮肤组织等感染,研究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应用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着积极的意义,可明显降低感染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贺腊慧 《吉林医学》2010,(24):4177-4178
目的:分析探讨强化健康教育措施对住院肝病患者继发胃肠道感染的预防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568例住院肝病患者为对照组,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591例住院肝病患者为观察组。两组肝病患者均筛选住院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他肝病患者未列入统计。两组均按标准预防原则进行消毒隔离,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进行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负责,强化健康教育,加强日常生活指导,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细致落实护理干预措施,从各个环节预防医院胃肠道感染的发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和胃肠道感染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感染发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预防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道感染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有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临床资料,并重点阐述出血、休克、肾衰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重型肾综合征中出现的出血、休克、肾衰等采取腹膜透析的治疗手段,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为临床确定诊疗措施提供了详细准确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对提高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治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原因,及时处理职业暴露,制订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建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制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程序,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表和职业暴露调查登记表,调查登记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职业暴露的职业分布,护士(含实习护士)52名,最高,占68.42%,其次是医生12名,占15.79%;以职业暴露的类型分布,锐器伤73例,占96.05%,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类型;以工龄分布,工龄≤3年最多37例,占48.68%;以暴露源血源性传播疾病分布,乙型肝炎居首位;发生职业暴露后均及时进行局部紧急处置,并进行临床医学观察,未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结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操作行为,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被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