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014年1~7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冠脉造影的126例患者血浆 Hcy水平,利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根据造影结果设为冠心病(CHD)组(9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ET‐ACS )组(50例),另设为正常对照组(36例);根据 Hcy水平>10μmol/L ,设为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94例)及同型半胱氨酸正常(非HHcy)组(32例);利用直线相关分析,探讨 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的 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Hcy水平随Gensini评分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H Hcy组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非 H Hcy组( P <0.01 ),三支及双支病变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 P <0.01)。【结论】血浆 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已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等脊柱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术中常需要植骨融合。2004年5月~2008年5月我们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联合微信群教学在提升护士核心能力价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名妇产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名,对照组依据课程、工作要求制定相关的妇产科护理学习的主要内容,按照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案,妇产科护士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护理教学任务操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BL教学法联合微信群教学。结果:研究组妇产科护士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妇产科护士对教学方式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微信群教学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妇产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容易让低年资护士接受,提高妇产科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微小RNA干涉从mRNA靶向抑制PDGFRB基因/产物对人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T98G、U87MG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DGFRB特异性siRNA;以传统半定量RT-PCR法及实时定量PCR观察应用特异性siRNA阻断PDGFRB的表达变化;采用MTT法检测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结果siRNA(PDGFRB-HSS107758和PDGFRB-B12)可明显抑制PDGFRB的表达(抑制率70%);PDGFRB特异性siRNA可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对U87MG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P<0.05)。结论PDGFRB特异性siRNA可以抑制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回转模拟微重力(simulated microgravity,SMG)条件下成骨生长肽(OGP10-14)对MC3T3-E1成骨样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MTT法检测OGP10-14对回转24 h,48h,72 h MC3T3-E1细胞增殖的效应,并观察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桥素(osteopontin,OPN)活性变化。结果回转模拟微重力条件下,10-8mol/L OGP10-14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系MC3T3-E1的增殖(P<0.01)并促进成骨细胞系MC3T3-E1的ALP和OPN活性。结论回转模拟微重力条件下,OGP10-14对成骨细胞系MC3T3-E1的增殖与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对小鼠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右后肢皮下注射B16细胞建立移植性恶性黑素瘤模型,采用头低位-15°~20°尾吊小鼠模拟失重模型.观察模拟失重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模拟失重条件下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采用ELISA法和LDH释放法分别检测模拟失重对肿瘤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IL-2、TNF-α、IFN-γ的水平和肿瘤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加快,生存期缩短,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降低,CD3+、CD4 +/CD3+、CD8+/CD3+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降低,丝裂原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或P<0.01).模拟失重条件下,肿瘤细胞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水平降低,肿瘤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P<0.05或P<0.01).结论 模拟失重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对腰椎后路手术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72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者42例作为实验组(A组),未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的30例作为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检测血浆内毒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or.(TNF—a)及白细胞介素6(IL-6)。肠道菌群失调症者术后另加用金双歧。术前、术后第1次自然排便(术后1—4d)时分别留取粪便标本,比较两组患者肠道主要菌群差异、双歧杆菌(B)/肠杆菌(E)值。结果术前、术后第2、7天A、B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分别为(1.82±0.12)、(2.29±0.15)、(1.91±0.08)ng/L和(1.91±0.21)、(2.35±0.16)、(2.26±0.24)ng/L。TNF—d分另0为(275±51)、(309±45)、(276士34)ng/I~和(269±48)、(318±67)、(297±53)ng/L;IL-6分另0为(1384-22)、(159±15)、(137±17)ng/L和(159±16)、(187±19)、(174±21)ng/L。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血浆内毒素、TNF-a、IL-63个指标组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个指标浓度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术后第2、7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2天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2天A组血浆内毒素、TNF.仪、IL-6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A组内毒素、TNF-仪、IL-6开始缓慢下降,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A组肠道的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及B/E值较B组均减少,分别为(9.17±0.54)lgefu/g与(10.01±0.75)lgcfu/g,(9.23±0.47)lgcfu/g与(10.09±0.81)lgcfu/g,1.01±0.16与1.20-1-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42、0.029);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B组增加,分别为(9.11±1.02)lgcfu/g与(8.81±0.89)lgcfu/g,(7.80±1.02)lgefu/g与(7.29±0.98)lgcf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7、0.043);小梭菌、乳杆菌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使用金双歧后与使用前比较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歧杆菌:(13.叭±0.87)lgcfu/g与(9.17±0.54)lgefu/g、类杆菌数量:(14.12±0.75)lgcfu/g与(9.23±0.47)lgcfu/g及B/E值:1.28±0.45与1.01±0.16,P值分别为0.045、0.034、0.038];肠杆菌、肠球菌、小梭菌、乳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分别为(8.71±0.91)Igcfu/g与(9.11±1.02)lgcfu/g,(7.01±0.54)lgcfu/g与(7.80±1.02)lgcfu/g,(5.23±1.04)lgcfu/g与(5.15±0.89)lgcfu/g,(6.71±1.04)lgcfu/g与(6.53±0.86)lgcfu/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腰椎后路手术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常合并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反应,肠道内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数量相对增加,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下降。补充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能缓解机体的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反应,改善腰椎后路手术后肠道菌群失调,有利于术后重建肠道内微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我们以前构建的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调控的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CD80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对肝癌的疗效和诱导的免疫学效应。方法重组腺病毒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的方式对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进行治疗,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腺病毒注射部位的SEA和CD80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pot方法和LDH释放实验分别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肝癌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的频数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s)对Hepa1-6细胞的特异杀伤活性;通过观察荷瘤小鼠经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及生存时间,评价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的治疗作用。结果我们构建的腺病毒能够使SEA和/或CD80mRNA和蛋白靶向地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与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相比,双基因组和单基因组分泌IFN-γ的T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CTL对Hepa1-6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均明显增强,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生存期明显延长;双基因组的疗效和对免疫系统的激活作用明显高于单基因组。结论我们制备的肿瘤靶向性重组腺病毒对肝癌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联合基因治疗优于单个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造)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再植(造)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再植(造)术后卧床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08年再植(造)术后卧床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设计再植(造)术后患者健康需求调查表并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病人需求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预防便秘知识的遵医行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率、住院天数、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再植(造)组织成活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对预防便秘知识的遵医行为优于干预前,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便秘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先于对照组,再植(造)组织成活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再植(造)患者术后的便秘率,提高再植(造)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