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微生态制剂联合莫沙必利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70例GHBT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就是利尿、护肝、输注新鲜血浆和白蛋白、降低门脉高压等,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莫沙必利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12w,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A、内毒素、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和食管曲张静脉直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之前GHBT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A、内毒素、一氧化氮水平相互之间是呈正相关,血浆NO水平和CO、EVD和CIPVE则呈显著性正相关,和R呈显著性负相关;治疗之后,实验组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A、NO、CO、EVD、PVF、CIR和对照组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浆的肿瘤坏死因子A、内毒素、NO生成增加,在门脉高压形成和血流动力学紊乱过程中NO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莫沙必利能够让门脉高压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对高动力循环进行纠正,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2例,其中SBP组48例,非SBP组54例。结果并发SBP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ph分级均比未并发SBP的患者差(P〈0.05)。SBP组临床治愈27例(56.25%),好转13例(27.08%),死亡8例(16.67%);非SBP组临床治愈35例(64.81%),好转16例(29.03%),死亡3例(5.56%)。结论SBP患者肝功能状态差,但治疗后近期疗效尚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膜炎(SB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115例,存活组60例,死亡组55例。统计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生化、腹水检查结果等18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休克、外周血白细胞数、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钠、血清尿素氮、腹水白细胞数等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年龄越大、感染越重、合并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储备功能越差者,预后越不良。早期判断、预防、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重型肝炎患者84例,分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年龄、性别、并发症、肝脏生化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消化道、并发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总胆固醇(TC)、血清钠(Na)、PTA、TB、TC、Na、BS、AFP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结论明确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诊断,早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壶揭盖法在癃闭中的具体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壶揭盖法是治疗癃闭常用之法 ,取其欲降先升之意。纵观古今之医籍 ,多无系统论述 ,对其在癃闭中的具体运用 ,笔者概括为 :清降肺热法、解表宣肺法、升清降浊法、探吐法、取嚏法、针灸推拿法等。此外 ,临床实践证明 ,对于癃闭的治疗 ,不论何种证型 ,均可酌加开宣肺气之品。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炎在中医文献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结于“水肿”,同时也散见于“虚劳”、“腰痛”等证中。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其病本在肾。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其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若外邪侵袭,饮食起居失常;或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肺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而致本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新时期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综合性医院传染科向感染性疾病科的转型,为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带来的困境,提出临床实习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从增加传染病法律法规、消毒隔离、标准预防、手卫生等知识的讲解培训,突出发热待查的诊治思路和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来调整和优化实习教学内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影响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发HE患者70例,分为存活组49例,死亡组21例。统计两组HE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PTA、血清钠、血BUN、血氨、肝性脑病的分期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等。结果分析发现年龄、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钠、血清尿素氮、肝性脑病的分期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与肝硬化并发HE患者预后有关(P〈0.05),而血氨值的高低与其预后不相关。结论对于肝硬化并发HE患者,年龄越大、感染越重、合并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储备功能越差者,预后越不良。早期判断、预防、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谭宏祜  刘代琴 《临床荟萃》2012,27(10):911-912
患者,男,46岁,因长期乏力、心悸、腹胀近8个月,呼吸困难半个月于2011年10月6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出现乏力、心悸、腹胀等症状,伴轻度咳嗽,咳嗽,痰少而黏,食欲下降,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喘等,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贫血,慢性支气管炎,但贫血病因不明,给予补血,输血及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芩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口服,1次/d;对照组加服黄芩苷胶囊,0.5,3次/d,治疗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36、48周时患者的ALT,HBV标记物,HBV-DNA,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ALT复常率及HBV-DNA阴转率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芩苷与阿德福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