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氯诺昔康应用在麻醉术毕前30min镇痛效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3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术毕前30min注射生理盐水0.12mg/kg,观察组患者术毕前注射等量的氯诺昔康,并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值,并对患者拔管后的疼痛感做出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P、SPO2、HR值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在拔管期术毕前应用氯诺昔康可有效减少患者拔管而出现的应激反应,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罗哌卡因和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时容积和镇痛效果的关系。方法60例剖宫产妇随机均分三组,Ⅰ组:0.1%罗哌卡因+布托啡诺5mg,4ml/h;Ⅱ组:0.15%罗哌卡因+布托啡诺5mg,4ml/h;Ⅲ组:0.2%罗哌卡因+布托啡诺5mg 4ml/h;各组患者PCEA每次2ml锁定时间20min,各组负荷量0.7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4ml,观察患者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对切口痛的抑制Ⅱ组,Ⅲ组的效果要好于1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对宫缩痛的抑制Ⅱ组,Ⅲ组的效果要好于1组(P〈0.05)。结论Ⅱ组,Ⅲ组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证明同剂量而不同药物浓度的镇痛液,其镇痛效果与镇痛液的一定容积有关。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无心脏病全麻患者33例(排除术前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营养不良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1例,A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ng/ml,n=11),B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4ng/ml,n=11),C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6ng/ml,n=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曲马多、昂丹司琼对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效果,为临床推荐较佳方法。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急诊剖宫产发生寒战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布托啡诺组(B组)、曲马多组(T组)、昂丹司琼组(0组),每组30例,于寒战后2 min无缓解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5 mg、曲马多50 mg、昂丹司琼8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监测呼吸循环变化,观察疗效、镇静程度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B组治疗寒战的有效率明显高于O组(P〈0.05),B、T组的镇静程度与O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O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0.5 mg治疗剖宫产产妇腰一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效果确切,可缓解紧张不安情绪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妇女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静注丙泊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B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及瑞芬太尼1~2μ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C组:静注丙泊酚1mg/kg及瑞芬太尼1μg/kg,必要时追加瑞芬太尼1~2μg/次;分别记录术中SBP、HR、RR、SPO2、BIS值及镇静评分,并观察各组镇痛效果(按优、良、差三级进行效果评定),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定向力。结果:三组比较术中SBP、HR、RR、SPO2、BIS值及镇静评分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用丙泊酚量最大,呼吸抑制发生率45%,B组为10%,C组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三组苏醒时间A组长于B、C组(P<0.05),镇痛效果:三组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的镇痛,但以C组为优。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和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都能为人工流产提供一个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尤以丙泊酚1mg/kg复合瑞芬太尼1μg/kg用药量最少、术后苏醒最快;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一定得优越性,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异丙酚在胃肠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拟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600例,检查前由麻醉师按1.5 mg/kg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进行检查.记录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检查结束后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异丙酚麻醉后行胃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妇女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静注丙泊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B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及瑞芬太尼1~2μ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C组:静注丙泊酚1mg/kg及瑞芬太尼1μg/kg,必要时追加瑞芬太尼1~2μg/次;分别记录术中SBP、HR、RR、SPO2、BIS值及镇静评分,并观察各组镇痛效果(按优、良、差三级进行效果评定),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定向力。结果:三组比较术中SBP、HR、RR、SPO2、BIS值及镇静评分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用丙泊酚量最大,呼吸抑制发生率45%,B组为10%,C组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三组苏醒时间A组长于B、C组(P<0.05),镇痛效果:三组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的镇痛,但以C组为优。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和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都能为人工流产提供一个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尤以丙泊酚1mg/kg复合瑞芬太尼1μg/kg用药量最少、术后苏醒最快;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一定得优越性,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妇硬膜外全产程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年轻产妇400例,ASA Ⅰ ~Ⅱ级,分为观察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每组200例,其中 A 组患者接受硬膜外100μg/ ml 地佐辛+0.1%罗哌卡因镇痛,B 组接受硬膜外0.1%罗哌卡因镇痛。记录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VAS 评分)、产程(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新生儿 Apgar 评分、剖宫产率、器械助产及缩宫素使用情况。结果 A、B 两组VAS 疼痛评分在2、18 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6、10、14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第一产程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第二、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 B 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娩出后1、5 min 的 Apgar 评分、器械助产率方面、缩宫素使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妇硬膜外全产程分娩镇痛安全有效,缩短了第一产程且降低了剖宫产率,增加了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无心脏病全麻患者33例(排除术前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营养不良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1例,A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ng/ml,n=11),B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4ng/ml,n=11),C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6ng/ml,n=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目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相同剂量罗哌卡因比较.方法 选择ASA Ⅱ级,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行硬膜外阻滞,随机分成两组,0.75%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0.7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L组给予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R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OmL,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肌松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结果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效果L组优于R组.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均可用于剖宫产手术并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同等浓度的左旋布此卡因肌松效果优于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