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中药与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与经济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7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1例、免疫组92例、中药组92例。对照组予西药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E/4HR治疗;免疫组加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肉注射;中药组加用结核丸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3组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临床症状缓解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免疫组和中药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总有效率、空洞闭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和中药组上述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免疫组和中药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78%(18/91),免疫组为16.30%(15/92),中药组为14.13%(13/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治疗成本免疫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 964.92、10 750.62和8 554.84元。增量成本—效果免疫组和中药组分别为178.63和106.54元;假设药品价格下降15%,治疗效果不变,则免疫组下降至151.83元,下降幅度为15.00%,中药组下降至88.57元,下降幅度为16.87%。结论中药与免疫调节剂能加快痰菌阴转、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中药更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2.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联合苦参素(oxymatrine)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mg,每天1次顿服,同时予苦参素胶囊0.2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mg,每天1次顿服,疗程均为24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肝功能指标、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受损减轻,HBV-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增高,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恩替卡韦片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有协同抗HBV效应,能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41例,根据意向前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5个阶段对患者实施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护理。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和老年人自护能力量表(Self-care Abil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SASE)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较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有所提高(P0.01);干预3个月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能改善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且并发症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15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7例和治疗组78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ETV)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48周、72周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并分别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HBV-DNA、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肝硬度值及超声影像学三项(门静脉内径、脾脏长度和脾脏厚度)的改变。 结果 治疗48周、7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68/78)和92.31%(72/78),高于对照组同期的71.43%(55/77)和77.92%(6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68、6.346,P<0.05)。ALT/AST、TBIL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治疗4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周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四项:两组治疗48、72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72周与本组治疗48周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72周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度值、门静脉内径、脾脏长度和脾脏厚度:治疗组治疗48周和72周、对照组治疗72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72周与本组治疗48周及对照组同期比较明显下降(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ET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明显优于单用ETV,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动态观察,并给予莲花清瘟胶囊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结果 1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为:(1)不同性别和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和发病,但主要见于青少年。(2)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大多数为中低热,发热持续时间为1~4d;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畏寒、鼻塞流涕等,多数患者可出现病毒性肺炎。(3)在奥司他韦治疗的前提下,患者病毒核酸转阴时间1~7d,平均(4.10±2.60)d。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毒力较弱,大部分并发症患者预后佳,莲花清瘟胶囊、磷酸奥司他韦为主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经超声电导仪靶位透入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95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1组单纯给予西药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E/10HRE治疗;对照2组加予中药敷贴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应用超声电导仪中药靶位透入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比较治疗1、2个月末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颈部淋巴结肿块吸收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末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6.92%(50/65)和95.38%(62/65),对照2组为60.00%(39/65)和84.62%(55/65),对照1组为41.54%(27/65)和69.23%(45/65),与对照1组同时间比较,治疗1、2个月末对照2组及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升高(对照2组:χ~2=4.432,4.333,P0.05;治疗组:χ~2=16.851,15.266,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2组(χ~2=4.311,4.188,P0.05)。治疗组治疗1、2个月末的颈部淋巴结肿块吸收总有效率为70.77%(46/65)和87.69%(57/65),对照2组为53.85%(35/65)和73.85%(48/65),对照1组为35.38%(23/65)和56.92%(37/65),与对照1组同时间比较,治疗1、2个月末对照2组及治疗组颈部淋巴结肿块吸收总有效率升高(对照2组:χ~2=4.483,4.112,P0.05;治疗组:χ~2=16.339,15.366,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2组(χ~2=3.963,4.011,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5%(9/65),对照1组为18.46%(12/65),对照2组为16.92%(1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1,P=0.475)。结论中药敷贴联合西药抗结核化疗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尤其是经超声电导仪靶位透入中药,可提高临床症状的缓解率、加快淋巴结肿块的吸收,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