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中国农村成年人群估算跨筛板压力差(TLCPD)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相关关系。设计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中国农村30岁及以上成年人群。方法对邯郸眼病研究I期6830例30岁以上受试者进行问卷、全身及眼部检查和血液、尿液实验室检查。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验光、裂隙灯检查、眼压、视野、晶状体、眼底检查、散瞳下眼底视神经立体照相,眼部A超,HRT-Ⅱ等。利用HRT-Ⅱ获得视盘的全周参数;引入非侵入测量颅内压(CSFP)研究得出的CSFP估算公式:CSFP(mmHg)=0.44×体质指数(BMI)(kg/m~2)+0.16×舒张压(DBP)(mmHg)-18×年龄(岁)-1.91。TLCPD:眼压-估算的CSFP。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非青光眼人群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人群中估算筛板压力差、估算CSFP与全身系统及眼部参数的相关关系;评价该人群青光眼患病或青光眼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定量参数与筛板压力差的关系。主要指标POAG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估算CSFP,估算TLCPD。结果 6450人(87.5%)的血压、身高、体重数据可用于数据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及非青光眼组相比,POAG组估算CSFP明显偏低,眼压、估算TLCPD明显偏高(P<0.001)。多因素分析中,校准其他混杂因素,POAG患病分别与较高的TLCPD(P<0.001;β:0.08;B:4.12;95%CI:2.24,6.02)、较低的估算CSFP(P=0.01;β:-0.05;B:-2.37;95%CI:-4.23,-0.51)显著相关。将TLCPD与眼压置于同一模型中,POAG患病与TLCPD增高显著相关(P<0.001;OR:1.290;95%CI:1.204,1.383),而非眼压(P=0.321);盘沿面积与TLCPD相关(P=0.028;β:-0.034;B:-0.003;95%CI:-0.005~-0.000),眼压被剔除(P=0.398);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病与眼压显著相关(P=0.02;OR:1.38;95%CI:1.05,1.71),而非TLCPD(P=0.46)。结论与PACG相比,TLCPD与POAG患病及视神经损害的关联强于眼压。这表明较低的CSFP在POAG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Ⅰ组)、光损伤对照组(Ⅱ组)、注射对照组(ⅢPBS组)和BDNF注射组(ⅢBDNF组).其中Ⅱ组、ⅢPBS组和ⅢBDNF组制成光损伤模型,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机图象分析视网膜外核层(ONL)厚度及凋亡指数(AⅠ).结果 Ⅰ组视网膜组织形态正常,结构层次分明,ONL厚度为(58.5139±1.2235)μm,AⅠ为0.其他各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ⅢBDNF组各时间点损伤变化均较轻,感光细胞核排列紧密,内外节结构较清楚,仅部分线粒体肿胀,外节排列紊乱.光照后16、24、36、72 h ONL较Ⅱ组及ⅢPBS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BDNF 组在光照后16、24、36 h AⅠ均低于Ⅱ组及Ⅲ.组.凋亡高峰出现在光照后36 h,相对于Ⅱ组、ⅢPBS组峰值后延12 h,ⅢBDNF 组与Ⅱ组、ⅢPB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Ⅱ组及ⅢPBS组厚度随光照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变薄,除24 h与36 h之间的比较(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照可能引发内源性DNA修复机制,部分受损的DNA被修复.BDNF的玻璃体腔注射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中医体质学说为指导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病因病机,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专业组并确诊为POAG的患者116例,其中高眼压型POAG患者62例;正常眼压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患者54例。收集116例患者的体型特征、舌苔、脉象等中医体质辨识要点,根据"体质九分法"对不同类型POAG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并探讨发病机制。结果高眼压型POAG患者62例:其中比例最高前四位的体质分别为:血瘀体质患者16例,气郁体质患者14例,湿热体质患者9例,痰湿体质患者9例;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54例:其中比例最高前四位的体质分别为:气虚体质17例,阴虚15例,血瘀8例,阳虚5例。结论POAG不同体质类型人群发病的倾向性及疾病的易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圈套器冲洗皮质法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0例380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娩核后应用圈套器向前房及囊袋注水冲洗皮质,少量残余硬皮质应用圈套器托出切口外。结果:皮质冲洗干净,无1例使用圈套器冲洗皮质时致后囊破裂,对角膜内皮无明显损伤,术后第1d所有患者全部复明,脱盲率100%,脱残率达到90.0%,术后第3d脱残率达到93.2%。结论:应用圈套器冲洗皮质法安全、高效,特别是基层医院手术显微镜欠清晰及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者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以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文献。将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处理后,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 26.0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文献57篇,包含方剂64个,涉及中药113味,累计使用频次为703次。四气以寒性药最多(50味,44.2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46味,40.71%),归经以肝经最多(42味,37.17%)。(2)高频中药用药频次:高频中药有21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当归(43次,6.12%)、川芎(42次,5.97%)、丹参(33次,4.69%)、茯苓(27次,3.84%)、黄芪(26次,3.70%)。(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6味,28.57%)最多,其次为活血化瘀药(5味,23.81%)、利水渗湿药(3味,14.29%)、清热药(3味,14.29%)、解表药(2味,9.52%)。(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2个聚类组...  相似文献   
6.
《一草亭目科全书》是一部清初中医眼科学专著,作者为邓苑。本书精选前贤妙论,汇集眼科各家经验并加以增补发挥,以内外障为纲,分型施治,且将小儿眼病从内障、外障眼病中分出单独论述,治法丰富,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药物炮制论述详细,值得后世医家学习和探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学术特色和价值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眼科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脾虚气弱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Ⅳ期同时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30只眼)用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联合氪激光治疗,对照组30例(30只眼)单纯行氪激光治疗。2组观察期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93.24±40.33)μm,对照组为(331.24±90.33)μm,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能有效改善脾虚气弱型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功能,是治疗脾虚气弱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大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通过药物、激光和手术降低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基本方法。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应用倍频Q开关、波长532 nm的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选择性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组织达到降低眼压目的。近30年来,SLT在不引起小梁网凝固性损伤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眼压,已经逐渐成为治疗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主的各种类型青光眼的初始治疗或替代治疗方法之一。本文中笔者就SLT的历史沿革、降眼压机制、临床应用、初始治疗、重复治疗、治疗成功的预测因素、并发不良反应、成本效益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角膜缘型结膜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临床报告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佟××女71岁于2005年10月8日以“右眼角膜肿物生长致视力渐降4y余”就诊于我院。患者4y前右眼角结膜生长肿物,视力逐渐下降,无明显诱因,偶有异物感。门诊以右眼角膜肿物收入院。视力右眼0.6,矫正不提高,左眼0.8 2。右眼角巩膜缘见有灰白色扁平隆起、半透明的膜状肿物延伸至角膜,遮盖角膜近2/3,包括角膜上方、下方、鼻侧及1/2瞳孔区,仅剩颞侧约1/3角膜透明。肿物肥厚、无蒂,因富于血管,略带有粉红色,基底固定。在裂隙灯下可见肿物的毛细血管呈放射状向外生长。前房深…  相似文献   
10.
眼珠突高即突眼症,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的病证,属眼部常见疾病。自战国时期首次提出“目纵”,元明清时期拓展为“鹘眼凝睛”“状若鱼胞”以来,突眼症的中医病名持续丰富与发展。随着历代医家对突眼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其病程被分为慢性与急性,病因病机也被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以风、火、毒为主,病位与五脏、气分、三焦相关;虚证以五脏虚极,精亏气衰为主,病位与五脏、太阴相关。治疗方面,多采用针药并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笔者通过梳理中医古籍中突眼症的病名及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期理清其学术脉络,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突眼症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