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经络辨证中医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软瘫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恢复期软瘫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给予基础药物及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络辨证中医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化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两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M量表评分及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络辨证的中医护理方案能达到较好地恢复脑卒中恢复期软瘫病人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国内外老年综合评估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2011年—2021年老年综合评估在护理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5.8.R3进行发文空间分布、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10篇,英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巳时中药烫熨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巳时中药烫熨患侧肩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结论巳时中药烫熨能减轻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毛艳  陈琳  黄小瑜  覃勤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48+2556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放射性肠炎腹部肿瘤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30例均能顺利完成放疗,且放疗过程中副反应较轻。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与护理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女性前位痔的手术方式,将140例女性前位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外剥内扎并梯形皮瓣游离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伤口愈合时间、切口水肿、残留皮赘、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外剥内扎并梯形皮瓣游离术是治疗女性前位痔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芳  覃勤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15-116
对西医高等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现代护理的特色和需求,在《中医学》教学时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来增加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将中医学与护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其临床护理工作水平质量。  相似文献   
7.
循证护理(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其强调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应将个人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现有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与患者的价值观和愿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位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2007-2008年我科针对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循证分析、讨论,从而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上下肢肌力水平、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66例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病人治疗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上下肢肌力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干预后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分别为2.81分±0.52分、3.43分±0.5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032、4.187,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CSS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7.61分±1.45分、78.69分±20.8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5、10.932,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提供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上下肢肌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俞穴麻醉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入住的630例不同年龄段的手术患者,的护理。结果:除个别患者由于特别紧张,术中加用利多卡因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腰俞穴麻醉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七叶皂苷A~D体外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勤  叶利春  李群  石召华  刘享平 《中草药》2017,48(11):2212-221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七叶皂苷A~D量的方法,考察不同因素水平影响下七叶皂苷A~D的体外转化规律,并优化出最佳转化条件,为调控生产中七叶皂苷A~D的比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34∶66)为流动相,柱温为35℃,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外标法定量;以七叶皂苷A~D的转化率及有关物质的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p H值、温度、时间3个因素对七叶皂苷A~D体外转化的影响趋势,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转化条件,利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分析预测最佳转化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七叶皂苷A~D分别在0.39~3.49 mg/m L(r=0.999 5)、0.28~2.55 mg/m L(r=0.999 5)、0.19~1.67 mg/m L(r=0.999 7)、0.07~0.59 mg/m L(r=0.999 7)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单因素实验表明,p H值、温度、时间对七叶皂苷A和B、C和D转化率的影响呈现相似的趋势,在p H值5.0~10.0,温度45~85℃,时间0.25~8 h时,七叶皂苷A、B部分转化成七叶皂苷C、D,其他条件下七叶皂苷A~D均转化为有关物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研究得到最佳转化条件为p H值6.9,温度54℃,时间7.4 h,在此条件下,七叶皂苷C、D转化率的综合评分为11.50%,与预测值的偏差5%。结论不同p H值、温度、时间影响下,七叶皂苷A~D的体外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响应面法优选出的最佳转化条件稳定可行,可为调控生产中七叶皂苷A~D的比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