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在40%左右[1],吞咽困难容易导致不良预后,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甚至死亡等,其中误吸是发生肺炎最危险的因素,其显著增加脑卒中的死亡率.因此在临床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总体疗效.郭家奎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深刺翳风配合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今举其一例典型医案,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动态荧光透视技术(VFSS)研究头体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针刺组采用头体针治疗,康复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VFSS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康复组(66.7%);治疗2星期后,两组患者经VFSS检测,在口期滞留、咽期滞留及误吸、渗透方面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星期后,经VFSS检测时间参数,两组在口腔传递时间、咽传递时间、腭咽部关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且针刺组较康复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头体针治疗可明显缓解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聚类分析,为临床合理配穴治疗吞咽困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40年(1971 -2011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文献,对每个文献的实验配穴的归经、配穴方法,以及配穴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条件文献共205篇,共取穴76个,使用频数946次,主要以十四经穴为主,占82%,经外奇穴占18%.其中在符合条件的文献中,统计出频数前10位的穴位.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主穴以局部取穴和近部取穴,配合经外奇穴和远端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8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急诊PCI术。按照术后6个月有无心室重构分为心室重构组、无心室重构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WBC、hs-CRP、IL-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因素;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WBC、hs-CRP、IL-6水平对STE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 心室重构组血清WBC、hs-CRP、IL-6高于无心室重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WBC、hs-CRP、IL-6为STE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