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前,交锁髓内钉在综合医院已广泛开展,常用的有伽马钉,股骨交锁髓内钉,胫骨交锁髓内钉,肱骨交锁髓内钉,但相对来说,股骨钉较长,且股部肌肉肥厚有力,骨折复位和上置锁钉时相对困难。现将本院运用交锁钉治疗股骨骨折26例的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男23例,女3例。年龄20~58岁,平均35岁。左侧15例,右侧11例。闭合骨折21例,I度开放骨折5例。车祸伤18例,摔伤4例,砸伤3例,其它伤1例。1.2治疗方法所有开放骨折均在8h以内手术,闭合性骨折者在住院3~7d手术。硬…  相似文献   
2.
骨愈注射液对家兔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验证骨愈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家兔双侧桡骨中段3mm完全缺损的骨折模型。分设骨愈组,金葡组,空白组,分别予以骨愈注射液,金葡液,生理盐水骨折端注射。从骨痂X线评分,骨密度测定,生物力学测试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16天时,骨愈组骨愈合尚无明显优势;29天时,骨愈组和金葡组骨愈合情况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骨愈注射液在骨折中后期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特点是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增加细胞数量,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加速胶原形成和钙盐沉积,提高骨痂质量。增加骨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国人肱骨近端三维解剖研究及其对假体设计与植入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量部分国人肱骨近端的三维解剖数据,并与欧美人的解剖数据对比,评估假体设计及假体在术中的定位和安装规范对中国人的适用度。方法正常成人志愿者180例,随机选取单侧肩关节,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5mm,以1.25mm层厚、0.6mm层间隔进行重建,重建后的图像用Mimics与Imageware软件进行处理,进行三维测量。结果国人平均肱骨全长(29.7±1.9)cm,平均肱骨近端髓腔直径(11.6±1.9)mm,平均肱骨头额状面直径(42.4±4.0)mm,平均肱骨头矢状面直径(40.1±3.9)mm,额状面与矢状面直径比为1.06±0.09,平均肱骨头表面曲率直径(44.6±4.4)mm,平均肱骨头高度(16.7±1.9)mm,肱骨头高度与曲率半径比为0.75±0.07,颈干角平均129.7°±4.3°,肱骨头后倾角平均15.9°±9.2°,肱骨头内侧偏心距平均(5.0±1.6)mm,肱骨头后侧偏心距平均(3.5±1.6)mm。与欧美人相比,只有肱骨近端髓腔直径与肱骨头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国人的肱骨头高度、颈干角、后倾角均与目前手术规范有区别。结论国人与欧美人种的肩关节解剖存在很大差异,应对引进假体进行适当改进,并制定假体在术中的定位与安装标志。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关节囊内骨折的预后判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肱骨近端关节囊内骨折原始X线片表现与预后的关系,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1999年4月至2004年2月保守治疗肱骨近端关节囊内骨折459例,其中资料完整、随访时间大于9个月者211例,男82例,女129例;年龄17~81岁,平均54.2岁。Neer一部分骨折68例,二部分骨折39例,三部分骨折59例,四部分骨折45例。将原始X线片与随访9个月以上的X线片进行比较,按照自行设计的评估标准:Neer分型、骨折近端内侧干骺端长度、肱骨头相对肱骨干的位移、大转子相对肱骨干的位移、骨折内侧皮质的位移、肱骨头是否脱位、肱骨头是否劈裂,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各个标准对预后判断的准确程度。结果 79%的骨折近端内侧干骺端长度小于8mm的骨折、84%的内侧皮质位移大于2mm的骨折及68%的Neer四部分骨折预后不良。对于预后不良预测准确度最高的指标依次为骨折内侧皮质的位移大于2mm(准确度0.85)、骨折近端内侧干骺端长度小于8mm(准确度0.83)、Neer四部分骨折(准确度0.76),而头脱位(准确度0.64)、头劈裂(准确度0.64)、肱骨头相对肱骨干的位移大于10mm(准确度0.54)的预测准确度较差。结论 新的评估标准可为肱骨近端关节囊内骨折提供精确的预后判断,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骨愈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骨愈注射液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针剂局部注射用药之可行性。方法:22只日本大耳白兔两侧桡骨中段造成3mm骨缺损模型。分成骨愈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骨折断端以0.2ml的剂量等量注射骨愈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每3日1次,并在规定的时间给予四环素双标,分别于16天和29天时取标本,进行骨形态学观察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早期骨愈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后期骨愈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骨愈注射液应用后期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应用早期作用不明显,机理不明,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To investig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y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of Chinese people, and compare with that of American and Europen people. To evaluate the prosthetic design and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adaptation to Chinese. Methods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was performed on shoulders of 180 healthy volunteers. Bone tissue algorithm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three-dimensional CT images. Those images were processed and visualized with the Mimics and Imageware software,and the images were reconstructed in 1.25 mm increments along the axis of the humerus body with 0.6 mm interlayer distance.[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在骨发生、骨诱导、骨修复和骨量保持方面发挥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BMP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间充质骨祖细胞分化和骨量产生水平。研究发现内源性与外源性BMP均能发挥促进成骨作用,所以BMP被很快引入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折愈合、椎体融合、假体固定等领域,并已有成熟产品问世。本文就目前BMP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段(包括局部植入BMP缓释载体、闭合局部注入及体内导入BMP基因治疗)与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军事训练伤的早期关节镜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膝关节军事训练伤早期关节镜检查和镜下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5例急性膝关节军事训练伤患者进行早期关切镜检查,均在镜下行手术治疗或关节清扫。结果:35例患者除证实的X线诊断外,另发现损伤21例,共29例在镜下治疗,优良率80.7%。结论:早期关节镜检查可全面评估损伤程度,提高诊断水平,镜下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以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膝关节军事训练伤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对47例膝关节军事训练伤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均在镜下行手术治疗或关节清扫。结果47例患者除证实膝关节的X线诊断外,另发现损伤36例,共38例在镜下治疗,优良率78.4%。结论关节镜检查可全面评估膝关节的损伤程度,提高诊断水平,镜下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以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肩关节应用解剖与假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3年Neer首先将其研发的钻铬合金肩关节似体用于治疗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并取得较好疗效以来,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被广泛推广。肩关节应用解剖研究不仅是推动手术改进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肩关青假体设计的基础。随着肩关节应用解剖研究的进展,人工肩关节假体已从第一代限制型假体发展到了第三代解剖型假体,从而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