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9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6篇
综合类   582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280篇
  1篇
中国医学   328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古代资料,结合近现代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木通及通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涉及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与依据。唐代之前历代本草中仅有"通草"之名,唐代出现"木通"别名,其药材基原均为木通科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宋代木通、通草名实发生混淆,民间多以五加科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 Koch.作通草用,而将前代本草中的通草唤作"木通",来源为木通科、毛茛科等植物。元代正式将木通与通草分称。明代木通药材主流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通草来源则为五加科通脱木,陈嘉谟、李时珍等曾试图对两者名实进行纠正。清代本草中木通、通草分类逐渐清晰,木通基原多为毛茛科植物,木通科木通的使用逐渐减少。近代出现关木通、川木通、小通草等药材,而关木通自马兜铃事件后被禁用。自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起收载木通、川木通2类,而通草亦分成通草与小通草2类。据记载,木通药材古代以江淮为道地产区,现代以江西、湖北资丘产者为最,农历正月、二月采枝、阴干,切粗片或剉细用,品质以色黄白而细者为佳。通草产地记载多为江南地区,秋季采茎,取出髓部,切片。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性,62岁。以眼睑痉挛、撅嘴、缩唇等面肌不自主运动3年入院。常因活动或生气而诱发,安静与睡眠时减轻或消失。发作时说话、喝水、进食均受影响。曾被诊断为眼肌无力症、神经官能症等。经用卡马西平、安定、封闭等治疗,症状可暂时改善,但疗效不能持久。  相似文献   
6.
7.
抗高血压药对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正> 1988年元月7日,我市沙北行政区某建筑公司民工食用豆腐乳发生10人中毒,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调查:某建筑公司民工购买我市某酱菜厂生产、罐装密封的豆腐乳,7日18时首次打开食用,10人全部出现中毒  相似文献   
9.
<正> 人被犬、猫咬伤之后,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除了伤口的处理及酌情应用血清外,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仍为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据有关资料统计,被疯犬咬伤后既使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仍有7.35%人发病。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其一,狂犬疫苗为生物制品,贮存期间应严格控制在2——10℃温度范围内,冻结或超过规定温度范围均易失效。有些人虽说进行了预防注射,但因疫苗保存不当或过期失效,机体不能产生抗体,起不到保护性免疫的作用。其二、由于伤口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致使病毒不断进入人体,也增  相似文献   
10.
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多段骨折(附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交锁髓内钉-凹槽交锁股骨髓内钉(Biorigid nail femur,简称BNF)治疗股骨多段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3月~2003年10月应用德国aap公司生产的BNF治疗骨折多段骨折18例。结果本组经过3~18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膝、髋关节恢复良好。结论BNF具有设计独特、内固定可靠、主钉全程均可交锁的特点,能满足自股骨转子下到股骨髁之间一处或多处骨折内固定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