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以经期盆腔封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气养阴汤。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1.25%,治疗组有效率为78.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两种透明敷贴在急危重症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202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急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观察组采用舒适透气型( 9534HPTegaderm)透明敷贴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标准型(1624Tegaderm)透明敷贴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的脱出率、液体渗漏率和敷贴卷边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敷贴卷边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透气型透明敷贴黏性好,可明显减少留置针的脱管率和液体渗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全警示标记在门诊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2008年4月来院门诊化疗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将2008年5月~2013年4月来院门诊化疗的3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输液管理的基础上应用自制的安全警示牌进行标记并实施专人负责。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外渗率、因化疗而引起的护理纠纷以及患者对门诊化疗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液体渗漏率和因化疗而引发的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门诊化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警示牌能对护士起到警示作用,有效提高门诊肿瘤患者的输液安全,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在门诊输液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爱敏  朱燕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85-1886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11月-2008年3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2例作为新模式组,对接诊的患者采用设计好的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救治;将新模式开展前2003年6月-2006年10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其他基础疾病等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救治效果.结果 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后,新模式组的有效救治时间为(47±16)min,治愈5例、好转11例、未愈1例、死亡5例;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为(75±18)min,治愈1例、好转3例、未愈6例、死亡15例,两组有效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5.6027,u=3.3983,P<0.05).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按流程展开抢救,建立了一个"快速反应、有效救治"的体系,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救治链",缩短了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创建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的体会.方法 比较采用ZX120急救信息预告知系统的处理组与未采用此系统的对照组60 s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率、接收指令后出车率、院前院内衔接率;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猝死抢救成功率、脑部创伤康复出院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严重多发伤(创伤严重度评分>30)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两组60 s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次数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到调度发出出车指令后60 s内出车台次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s内完成院前院内衔接例次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部创伤患者康复出院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病员的现场施救、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急救方式,赢得了抢救伤病员的黄金时间,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现场患者救治链,能够降低突发灾害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爆炸复合伤的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9例爆炸复合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爆炸复合伤护理要求高,早期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蔡爱敏 《河南中医》2012,32(11):1480-1480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片;治疗组予以加味生化汤.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有效率为87.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生化汤治疗产后缺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调控miRNA-29家族分子保护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特征性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组(按20mg/kg尾静脉注射LPS)、LPS+LXA4组(按20mg/kg尾静脉注射LPS6h后,再按2滋g/kg尾静脉注射LXA4作用2h)和对照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10只。麻醉处死大鼠取肺,左肺用于HE染色和ELISA法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右肺用于RT-PCR法检测miRNA-29家族表达水平。结果LPS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可见明显的炎症改变,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内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LPS+LXA4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可见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内TNF-α、IL-6水平较LPS组均明显下降(均P<0.05)。RT-PCR结果显示,LPS组大鼠肺组织内miRNA-29a、miRNA-29b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LPS+LXA4组miRNA-29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miRNA-29a、miRNA-29b可能在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发生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LPS可能通过下调miRNA-29b表达来发挥促炎症消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胃管润滑长度对插胃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胃管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可用作洗胃、胃肠减压、鼻饲等。我科服毒自杀的患者比较多,因此插胃管的操作也很多。这类患者大多存在心理情结,不愿配合洗胃,加上洗胃的胃管口径比较粗,这样就容易造成插管困难,如何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我们研究的目的。自2002年以来,我们对168例服毒患者进行洗胃,通过改变胃管的润滑长度,大大提高了插管成功率,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