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各种危重病所致下气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可导致死亡。1992年5月~1997年5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病为严重脑血管意外发生下气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的患者18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0.0岁~71...  相似文献   
3.
我院建于1956年,是一所市级综合性中医医院,至1988年底仍然基础薄弱,房屋破旧,设备简陋,固定资产仅有145万多元。1989年新的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后,借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针对医院的具体情况,对办院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蒙旭光 《河北中医》1997,19(5):43-4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现状及展望蒙旭光(广西柳州市中医院545001)功能性消化不良亦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据统计发病率相当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流行病学、分类、发病机...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极为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对2年多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很多,其发病率各地报道不尽相同,但均以消化性溃疡为首位,其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年来,由于急诊内窥镜检查的普遍开展以及中医治疗急症的长足发展,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急危重症如严重颅脑损伤、急性脑血管病、急性中毒和严重感染等所导致的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治疗报道日渐增多。李美康等〔1〕等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由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旭光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57-458
近2年来,在我院重症监护室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1997年1月~1999年6月我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109例,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0例,脑血管病36例,严重颅脑损伤18例,严重创伤10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不全)15例,感染性休克16例,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例。患者临床均以呕血、黑便或伴失血性休克为主证,胃镜证实为急性胃粘膜损害出血,并排除此次病前有急、慢性胃病史。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9~90岁,平均48.2岁;对照组54例,男29例,女25…  相似文献   
7.
面对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坐等政府救济,还是转轨经营求发展?我们选择了后者,从1989年起,根据院长负责制及“三保三放”的政策及医疗市场的需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增强效益、质量、服务、科技意识,加快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吸取企业的一些做法来建设医院,使医院由传统的  相似文献   
8.
各种危重病所致下气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可导致死亡。1992年5月~1997年5月,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病为严重脑血管意外,而发生下气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患者18例,取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30.0~71.5岁,平均60.5岁。全部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年来在我院重症监护室采用中医配合西医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1997年1月~1999年6月我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109例,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0例,脑血管病36例,严重颅脑损伤18例,严重创?..  相似文献   
10.
<正> 泌尿系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及尿道炎,又称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本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约占人口的1%,其中女性约为2.37%,男性为0.25%。根据临床文献资料统计,就诊的1854例泌尿系感染者中,男女之比为1∶49;以已婚女性居多,20~50岁发病率最高。现代医学不断进步,但50年代以来,本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并未降低。目前虽有多种抗生素可供选择,治疗的近期疗效也较好,但因极易反复发作和耐药菌株对西药不够敏感的病例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