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3—2016-06诊治的28例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15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13例采用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16、28、48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8例均获得48周随访。2组术后16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48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结论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比较,采用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快且更满意,而且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97例均为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拟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Ⅰ组34例,术后应用痹祺胶囊加碳酸钙/维生素D3片口服;Ⅱ组32例,术后给予阿仑膦酸钠加碳酸钙/维生素D3片口服;Ⅲ组31例,术后给予痹祺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加碳酸钙/维生素D3片口服。3组的疗程均为4个月,术后随访4个月,观察3组术后第7天患肢大腿周径减少值(cm),术后引流管出血量(m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后3、7天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数值,术后1、4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股骨假体Gruen分区1区骨密度值(BMD)和术后患者在助行器保护下间断下地行走所用时间。结果?Ⅲ组患肢周径减少值大于Ⅰ、Ⅱ组(F=142.436,P<0.01);3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3,P>0.05);术后第7天Ⅲ组VAS评分低于Ⅰ、Ⅱ组(F=9.081,P<0.01);hs-CRP值亦低于Ⅰ、Ⅱ组(F=7.304,P<0.01)。术后1个月和4个月Ⅲ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Ⅰ、Ⅱ组高(F分别为9.032,9.524,P<0.01)。术后4个月Ⅲ组股骨假体Gruen 分区1区周围应力遮挡造成的BMD值减少在3组中最低(F=8.509,P<0.01)。术后Ⅲ组患者在助行器保护下间断下地行走所用的时间较Ⅰ、Ⅱ组短(F=12.028,P<0.01)。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痹祺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口服有较好的消肿、消炎、止痛作用,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且可减少假体置换术后因应力遮挡所导致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利用3D成像打印技术进行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Meta分析,评估该方法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临床疗效上是否具有优势。方法 利用网络以3D打印、3D、mimics、股骨远端骨折、股骨髁骨折、Hoffa骨折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中国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由建库截止到检索日期2023年7月。所得文献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再经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和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分评估,提取文献中资料后由RevMan 5.4软件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复位满意率、术中X线曝光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10篇文献,病例数合计为734例,其中3D成像打印技术辅助组397例,常规组3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3D成像打印组在手术时间(SMD=-2.92,95%CI:-3.94~-1.90,P<0.00001)、手术出血量(SMD=-2.35,95%CI:-3.43~-1.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在颈椎外伤前路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8-07-2015-02收治颈椎外伤前路手术患者53例,年龄16~69岁,男44例,女9例。对照组(33例)无SSEP监护,监护组20例。在麻醉诱导后摆放体位前确立SSEP基线,波幅降低50%或潜伏期延长10%为报警标准。记录SSEP报警因素、改善措施及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计算SSEP监护神经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3例病人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SSEP监护颈椎外伤前路手术中神经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结论在颈椎外伤前路手术中SSEP监护医源性神经损伤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前路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SSEP)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142例,年龄37~75岁,男96例,女4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脊髓型颈椎病107例。对照组83例无SSEP监护,监护组59例。在麻醉诱导后和摆放体位前确立SSEP基线,波幅降低50%或潜伏期延长10%为报警标准。记录SSEP报警因素及改善措施,术后明确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结果对照组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监护组:真阳性2例出现报警,采取措施后解除报警;假阳性0例;真阴性56例SSEP无报警,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假阴性1例SSEP无报警,术后右侧三角肌麻痹;SSEP监护医源性神经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100%。结论 SSEP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监护脊髓损伤方面较敏感,对神经根损伤不敏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