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红花寄生对尿酸钠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苯溴马隆组(阳性对照,4.2 mg·kg-1)和红花寄生高、中、低量组(4.0、2.0、1.0 g·kg-1),连续灌胃给药10天(苯溴马隆组2天),灌胃体积为10 mL·kg-1,每天给药1次。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微晶型尿酸钠(MSU)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造模后0、2、4、8、12、24、48、72、96 h测量右侧踝关节周长;于造模后96 h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酸(UA)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结果:MSU注射大鼠右侧踝关节腔成功诱发急性踝关节肿胀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各剂量红花寄生提取物能不同程度显著抑制大鼠踝关节肿胀,并能显著降低血清IL-1β、IL-8、TNF-α、UA与XOD水平(P < 0.05,P < 0.01,P < 0.001)。结论:红花寄生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干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抑制XOD活力及促进尿酸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剖析基于天麻为研究对象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30次)的研究内容,促进创新及成果利用与转化。 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研究天麻相关的文献(从发表至2019年2月28日),按不同分类对文献进行统计。结果 262篇论文共被引13 130次,篇均引用50.11次;总下载量182 689次,篇均697.29次;共有作者916人,篇均作者数为3.50人;合著率为87.02 %;262篇高被引论文共发表在141种期刊上,《中草药》发文最多,为15篇(5.73 %);第一作者机构分布中高校最多,为103篇(39.31%),其次是科研院所65篇(24.81 %);发表5篇以上的机构有10个,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20篇;第一作者来自全国 26个地区,北京发表论文最多,为46篇(17.56%),其次是云南、四川等;基金资助的论文为91篇(34.73%);研究型论文为222篇(84.73%),主要涉及了药理学、中药及天然药物学、临床治疗学等;综述类论文40篇(15.27%)。结论 被引率较高的是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化学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各类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3.
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药动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和最繁琐的步骤,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动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特点,包括蛋白沉淀、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透析、分子印迹、柱切换、超临界流体萃取。目前,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及新技术不断出现,而且正向着简便化、自动化、超灵敏化以及样品、试剂微量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酒精性肝损伤(ALI)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其主要是由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造成毒副作用。研究发现很多中药可缓解ALI,且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整合作用等特点,已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文章综述ALI发病机制及中药对其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苦参醇A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苦参醇A低、中、高剂量组,在缺氧/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0,60,120μg·m L~(-1)的苦参醇A。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及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苦参醇A可显著降低缺氧/复氧后CK与LDH漏出量(P0.05,P0.01),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P0.05,P0.01);能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P0.01),提高SOD活性(P0.05,P0.01);并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5,P0.01)。结论苦参醇A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化应激产物MDA,增加抗氧化酶SOD活力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异欧前胡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生理盐水)组、模型(生理盐水)组、水飞蓟宾(阳性对照,16 mg·kg-1)组和异欧前胡素低、中、高剂量(8,16,32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每天1次。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1% CCl4花生油溶液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16 h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测定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水平;检测肝脏线粒体中MDA水平、ATP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CCl4诱导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出现明显炎性损伤;使肝组织及肝线粒体中MDA水平显著升高,SOD与GSH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导致肝线粒体中ATP酶活性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而水飞蓟宾及异欧前胡素均可显著逆转CCl4引发的这些效应。结论:异欧前胡素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化应激产物MDA,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SOD与GSH活性及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药动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和最繁琐的步骤,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动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特点,包括蛋白沉淀、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透析、分子印迹、柱切换、超临界流体萃取。目前,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及新技术不断出现,而且正向着简便化、自动化、超灵敏化以及样品、试剂微量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3种基源黄精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利用超声法提取收集到的17批黄精药材,提取液经PS/A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MS)技术分别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用多元统计分析处理数据,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及聚类分析(HCA)。结果从正、负离子模式下的PCA、PLS-DA、OPLS-DA散点图及HCA树状图可见,3种法定基源黄精明显聚为3类。结论 3种基源黄精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3种法定基源黄精。本研究结果可为黄精药材的深入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症,其特征在于无过量饮酒史情况下肝实质发生脂肪变性和脂肪储存。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主要包括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学改变、线粒体DNA损伤、能量代谢异常、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线粒体主导的肝细胞凋亡、脂肪酸代谢紊乱、线粒体自噬异常。尽管目前尚缺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效药物,但很多中药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而加以缓解,并具有副作用低、疗效稳定、多途径作用、作用温和持久等优势。本文就线粒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以及中药对其缓解作用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