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酵乳品中乳酸菌生物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发酵乳中酪蛋白酸钙Ca~( )在碱性条件下与盐类络合而使发酵乳凝胶均匀分散成溶液状态,然后在波长为410nm下进行比色,来测定乳中乳酸菌的生长程度——即生物量(biomass)。本实验选取了六种盐类,测定其对乳的络合分散程度及稳定性。经实验表明:乙二胺四乙酸(即EDTA)络合钙离子能力强,对溶液的分散程度及菌体细胞的稳定性都优于其它试剂。并且,通过向鲜乳中加乳酸人为调节酸度后测定生物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量测定值不是由酸度变化造成的。而且,从乳酸菌生长动力学研究中发现生物量吸光度值与菌体的显微镜直接计数值之间呈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采用此法来评定发酵乳制品菌体含量。或用于鲜奶基质培养基对乳酸菌增殖效果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再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构成、脂代谢、凝血功能、颅内血流动力学、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动脉轻度狭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SI)、S/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减轻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且安全性高,可能与通心络胶囊对患者脂代谢、凝血功能、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以“肉眼血尿2个月”为主诉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凝块,不伴尿频、尿急、尿痛及左腰部疼痛。查体双侧肾区叩击痛阴性。全泌尿系CT提示:右肾缺如,右肾区可见高密度缝合线影,右肾区腰大肌前方(约腰3椎体水平)可见结节状增高影,边界欠清,大小约1.5cm×1.7cm。尿脱落细胞学及FISH均为阴性。既往曾因“右腰部疼痛3个月,检查发现右肾占位1天”于2016年6月17日入我院,彩超提示右肾上极皮质可见范围约7.3cm×6.3 cm×3.4cm以实质为主的混合性回声肿块、明显外凸,内可见明显不规则液化,实质内血流信号明显且杂乱,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肺CT未见明显转移瘤。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复合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自控镇痛,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复合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舒芬太尼的用量为(21.26±1.21)μg·kg-1低于对照组的(35.31±1.68)μg·kg-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复合自控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影响锁骨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的感染因素对锁骨下行静脉导管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量化,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方程的分析可知,影响ICU危重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包括病原菌的种类、化疗的周期、医源性感染、感染的位置、导管堵塞及中心静脉导管在体内留置的时间.热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C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脂肪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结论:加强对ICU危重病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控制,提高医疗质量,是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