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儿童蜂蛰伤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7例9个月龄至11周岁符合蜂蛰伤合并MODS患儿,在地塞米松0.5 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3~5 mg/kg抗过敏抗炎及脏器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其中26例同时接受血浆置换及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组),另11例仅行常规治疗未同意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就两组患儿的儿童危重症评分、肝肾功能、肌溶解、肺出血/肺水肿、凝血障碍、休克、溶血、胃肠功能衰竭等器官损害情况、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器官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及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组中18例在发生MODS后前12 h(早期治疗组)、8例12 h后(延迟治疗组)启动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儿童危重症评分、发病时间及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治愈率高[25/26(96.15%) vs 8/11(72.73%), P=0.036],对照组与治疗组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3±7.74)d vs (12.01±6.95)d, P>0.05]。治疗组25例存活者中1例遗留轻度肾功能损害,1例全身遗留多处大片皮肤、皮下及肌肉组织坏死;对照组8例存活者中4例遗留脏器功能损害,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25(8.00%) vs 4/8(50.00%), P=0.031]。治疗组较对照组存活患儿的肝肾功能、肌溶解及溶血恢复快(均 P<0.05);MODS发生12 h内启动血液净化治疗较12 h后启动治疗需要血浆置换次数更少,CRRT时间、住ICU及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均 P<0.05)。 结论:儿童蜂蛰伤合并MODS时,常规治疗同时于12 h内开始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麻疹患儿急性期免疫功能状态及麻疹疫苗接种后对麻疹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我院儿科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确诊的71例麻疹患儿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及PPD试验。全部麻疹患儿均为发病后2-4 d入院,血清麻疹抗体IgM阳性(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按有无疫苗接种史分:无接种组:48例,年龄6月龄-11岁;有接种组:23例,其中初种6例,复种1针11例,复种2针4例,年龄9月龄-12岁;对照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5个月,于2004年3月因“神志不清8h,阵发燥动4h,呕吐1次”入院。患儿原为纯母乳喂养。因其母入院前一天做输卵管结扎术而改米糊喂养3餐。入院前18h多哭闹,非阵发性伴呕吐胃容物1次,恢复母乳喂养即安静。继续母乳喂养2次后,于入院前8h前发现患儿昏睡不醒,不动不吃,即到当地医院就诊,拟诊“脑炎”给予先锋V+氨苄青霉素抗炎、利尿及能量合剂等治疗,4h后患儿出现不自主眨眼动作,阵发双眼凝视、头后倾及四肢躁动。不伴肌张力增高、面色发绀及发热,仍不能唤醒。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梅毒合并TORCH感染患儿的肾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先天性梅毒合并 TORCH感染患儿的肾脏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 :检测单纯先天性梅毒感染、合并 TORCH感染患儿和同龄正常婴儿血 BU N、Cr及尿常规等。结果 :血 BUN、Cr及尿蛋白均呈先天性梅毒合并 TORCH感染组 (合并组 )>单纯先天性梅毒组 (单纯组 ) >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单纯组 AL T与 Cr正相关 ;合并组 AL T与 BUN或 Cr无明显相关 ;对照组及合并组 BU N及 Cr正相关。结论 :先天性梅毒在合并 TORCH感染时肾功能受损程度较单纯先天性梅毒感染更为严重 ,可能与病毒或弓形体对肾脏的直、间接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PICU收治的上呼吸机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为A组,同时选取2011年至2012年同上条件的50例病例作为B组进行比较,A组患儿采用常规2h气管吸痰,先往气管插管内灌注l-2mL的生理盐水后进行吸痰操作,再吸口咽部,并观察患者呼吸机发生的情况;B组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观察患儿是否符合吸痰指标时再考虑为患儿吸痰,并根据患儿痰液的粘稠情况对患者实行湿化气道,加强口腔清洁的频次,改用一次性独立包装带手套吸痰管,先吸口腔清洁口咽部,再换吸痰管吸气管插管内痰液,48h后对患儿呼吸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8%,B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2%,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具有差异性(P〈0.05),A组患儿平均吸痰间隔时间为2.5±O.5h,B组患儿平均吸痰间隔时间为4.5±1.8h,两组患儿吸痰间隔时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婴幼儿进行吸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儿的实际情况,当患儿具备吸痰的指征时,方能对患儿进行吸痰,痰液粘稠度为Ⅲ度时,可采用无茵注射1—2mL的生理盐水湿化患儿的气道,当患儿痰液黏度为I度、Ⅱ度时.不应对其进行湿化操作。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对患儿近行吸痰,能减少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概率,同时延长吸痰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G试验检测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病房治疗,高度怀疑为IPFI的患儿60例。均行BALF、血清G试验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率,根据结果对阳性患儿行抢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疗效不佳者根据BALF培养结果或临床经验改予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治疗,并分别于抗真菌治疗7 d、14 d后复查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BALF G试验阳性率(88.3%,53/60)明显高于血清G试验阳性率(30%,18/60)(χ2=29.64,P0.01)。抗真菌治疗有效组患儿治疗7 d、14 d后的BALF及血清G试验结果(ng/L)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趋势(BALF:698.33±213.86,490.03±157.79,207.07±66.19,血清:338.50±109.15,222.86±59.72,103.89±27.47),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4.69、61.18,均P0.01)。结论BALF G试验在PICU病房高度怀疑为IPFI患儿中的检出率很高,可用于IPFI的早期诊断,且动态监测其变化可用于抗真菌治疗临床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移动ICU远距离院际转运在危重症患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移动ICU模式远距离院际转运收治的467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7例危重症患儿转运自南宁周边县市共27家医疗单位,其中男295例,女172例;年龄29d~11岁(中位数10个月);体重2.5~40.0kg(中位数8.3kg);转运距离68~436km(中位数157km);转运时间1.5~13.0h(中位数5.3h);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平均为(83±10)分;转运前急救107例(22.9%,107/467),其中气管插管63例(58.9%),抗休克治疗26例(24.3%);转运途中所有467例患儿均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及静脉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镇静/镇痛341例(73.0%),机械通气185例(39.6%),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15例(3.2%);467例患儿均成功到达我院,通过绿色通道收住重症医学科,监测生命体征与转运前比较明显好转[心率:(143±19)次/min比(165±24)次/min;平均动脉压:(76±5)mmHg比(71±4)mmHg,1mmHg=0.133kPa;经皮氧饱和度:(95±2)%比(92±2)%;pH:7.37±0.04比7.34±0.03;乳酸:(2.5±0.2)mmol/L比(2.8±0.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移动ICU模式远距离院际转运有利于积极有效救治危重症患儿,提高转运过程的安全系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急性期血清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CHE及PA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51例的ARDS患儿分为未愈,死亡组(16例)与治愈/存活组(35例),设同龄普通肺炎对照组患儿30例,全部于入组当天及患ARDS最重时分别检测血清CHE、血气分析、肝功能其他各项指标,41例同时检测血清PA。结果未愈,死亡组ARDS患儿于入组时及最重时血清CHE及PA均显著低于治愈/存活组(人组时均P〈0.05,最重时均P〈0.01),氧合指数(PaOJFiO:)亦显著较低(均P〈0.05)。与正常儿童比较,两组的血清CHE、PA以及氧合指数均显著较低(均P〈0.01)。结论ARDS患儿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CHE、PA及氧合指数降低,血清CHE、PA及氧合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ARDS患儿病情的危重程度,对判断ARDS患儿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芒果核提取物体外抑菌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芒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及琼脂扩散法,观察芒果核提取物对常见肠道感染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小鼠空腹经口灌胃给予芒果核提取物,观察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剂量毒性效应的关系及主要靶器官毒性反应的性质和程度.结果 芒果核提取物对标准和耐药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体外抑菌作用;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40 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50倍.结论 芒果核提取物对常见3种肠道感染菌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梅毒并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例 1,男 ,2d ,足月顺产 ,生时有轻度窒息史 ,生后精神反应差 ,呼吸急促 ,中度皮肤黄疸并进行性加重 ,反复四肢抽动、惊跳 3~ 4次 ,无尖叫、呼吸暂停 ,外院给予抗炎、吸O2 等效差转我院 ,第 1胎第 1产 ,母子血型均O型。体检 :体重3 .1kg ,浅昏迷 ,全身皮肤重度黄疸 ,浅表淋巴结不大 ,前囟1.4cm× 1.4cm ,稍紧张 ,头围 3 2 .5cm ,鼻腔少许脓性分泌物 ,鼻扇 ,口周青 ,颈无抵抗 ,呼吸 12 0次 /min ,轻度三凹征 ,两肺可闻痰鸣音及中小水泡音 ,心率 15 6次 /min ,律齐 ,心音有力 ,腹膨隆 ,肝右肋下 4cm ,质中等硬 ,边缘钝 ,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