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劳氏颈椎Ⅱ号方是浙东著名中医骨伤科世家——劳氏伤科第十一代传人劳建民副主任中医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滞证的经验方,为了系统观察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滞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我们以该药口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并与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的80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Pilon骨折术后踝部和足背肿胀是很常见的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筋膜间室综合征,病程往往缠绵难愈,多影响到骨折及伤口的愈合和临近关节的功能,促进术后肿胀的消退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用劳氏"下肢骨折初期方"治疗Pilon骨折术后早期肿胀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者介绍劳氏伤科学术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特色,论述了其在当代的传承情况。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劳氏伤科学术思想的特色及其传承,肯定劳氏伤科在中医伤科学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方法:将12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秋水仙碱片,初始计量为2片,隔1h服1片,直至腹泻或恶心、呕吐即停服,每日总量不超过4mg。治疗组61例,口服劳氏痛风方,外敷劳氏伤科祖传四黄散,并配合刺血疗法,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80.3%。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劳建民先生,浙江慈溪人,劳氏伤科第十一代传人.专注于革新伤科理论,现将其学术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1 损伤的分类 《劳氏伤科秘传》将各种损伤按部位、轻重、新久分类论治,言:“凡伤须验在何部,按其轻重,明其受伤之久新.”劳建民在其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内伤、外伤、干伤、支伤四大类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跌打损伤止痛膏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进行跌打损伤止痛膏配合三维牵引与单纯三维牵引治疗,对总疗效进行对照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打损伤止痛膏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劳氏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劳氏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Ⅰ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劳氏手法松解术+自主功能锻炼;Ⅱ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自主功能锻炼。治疗结束后采用简化M cG ill疼痛问卷(SF-MPQ)评定患者疼痛情况,并测定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F-MPQ评分中的疼痛感觉、疼痛情感、视觉模拟量表和现在疼痛状况评分均有所降低,Ⅰ组疼痛感觉、视觉模拟量表和现在疼痛状况评分降低程度高于Ⅱ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均增加,增加程度Ⅰ组大于Ⅱ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劳氏手法松解术能全面彻底地松解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在减轻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传统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8.
劳氏伤科起源于明代,历经480余年的传承,在宁波乃至浙东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劳氏伤科独特的学术思想、正骨手法、用药特点及综合治疗的方法等有待我们去挖掘、发展和完善,以利于更好的传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对劳氏伤科经过3年的广泛调研,认为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将部分研究成果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慈溪市劳氏伤科历史悠久,惠及三北大地,声誉著于浙东,以其独到的手法整复及应手而效的骨伤方药为百姓称道.劳氏所著《劳氏家宝科》是一部明末伤科学专著,其学术思想源自《黄帝内经》、《难经》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整体观念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0.
劳氏伤科是享誉浙东的中医骨伤流派之一,其第十一代传人劳建民深得家传,更以针灸治疗骨伤疾病为特色.笔者将劳建民针灸治疗骨伤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循经选穴法 《灵枢·经脉》记载:"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经络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地位.劳建民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将循经取穴法运用于治疗骨伤科疾病中.如某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可由该经脉所属的经穴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