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纤维化是肾实质逐渐瘢痕化,肾功能逐渐丧失的病理过程。作为各种肾脏疾病的后期改变,肾纤维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因此,延缓及逆转肾纤维化的进展是慢性肾脏病(CKD)的重要治疗目标。腺苷是细胞外的一种小分子核苷,近年来发现CKD患者肾组织间隙腺苷浓度与纤维化程度相一致,提示腺苷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膜上主要有4种腺苷受体亚型,A1AR、A2AAR、A2BAR与A3AR。这4种腺苷受体在肾组织的分布以及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腺苷受体可以促进或抑制肾纤维化的病变进展。并且,腺苷信号通路在肾组织内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联系,共同调控肾损伤修复以及CKD患者肾纤维化的进展。因此,腺苷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肾纤维化的重要靶点,但是其具体信号作用及下游通路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此外,中医药对腺苷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也是中医药治疗CKD的重要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与Apriori算法探索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选穴规律。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PSUI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R3.6.1进行集合可视化分析与Apriori算法分析针灸治疗PSUI的选穴规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2篇,针灸处方22个,涉及腧穴24个,腧穴出现总频次116次。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腧穴归属以任脉为主;分布以腹部、下肢及骶部为主。集合可视化分析、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腧穴组合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是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结论:针灸治疗PSUI腧穴处方以温阳化气利水为主,重点应用特定穴,选穴以病变脏腑膀胱近部(腹部及骶尾部)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佐以下肢脾胃经腧穴,契合本病的病机及女子生理特点,运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有助于总结PSUI针灸处方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3.
自噬是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机制,其在慢性肾损伤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界的关注。然而,许多研究表明自噬在不同细胞的不同时期可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肾损伤早期,肾组织内自噬活化可缓解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延缓肾纤维化。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自噬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使肾损伤进展至不可逆的阶段。同时,肾组织内自噬水平对残存肾单位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这可能是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机制。因此,探究自噬在慢性肾损伤不同阶段、不同细胞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患者知晓率迅速上升。微RNA(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长度在22 nt左右(19~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参与基因转录而发挥生物学调节功能。目前对microRNA在慢性肾衰竭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日益深入,对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有现实意义,该文从microRNA在肾脏中的表达,以及慢性肾脏病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诊断及中医药防治方面论述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microRNA在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作用,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技术鉴定消瘀泄浊饮中的活性成分,并利用HPLC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杯苋甾酮、苦杏仁苷这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消瘀泄浊饮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色谱柱:Waters HSS T3(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异丙醇,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40℃。高分辨质谱:鞘气40 Arb;辅助气10 Arb;离子喷雾电压3000 V/-2800 V;温度350℃;离子传输管温度320℃;扫描模式为Full-scan MS2模式。采用Progenesis QI进行基线过滤、峰识别、积分、保留时间校正、峰对齐,对比公共数据库和实验室自建数据库后得到消瘀泄浊饮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选择Sharpsil-U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超纯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 nm(苦杏仁苷、杯苋甾酮),260 nm(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结果 从消瘀泄浊饮中共找到276种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瘀泄浊饮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小鼠肾脏足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的影响。[方法]选用6只db/m小鼠为阴性对照组,18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DKD模型组、低剂量消瘀泄浊饮组、高剂量消瘀泄浊饮组,每组6只。灌胃12周后,检测尿液中尿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白蛋白/肌酐(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尿β2-微球蛋白/肌酐(β2-microglobulin/creatinine ratio,β2-MG/Ucr)及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分析寻找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的机制,并探究自噬在TIF中的变化。方法:选取GEO数据库中编号为GSE42303的基因芯片,提取其中假手术组与UUO组的肾组织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实验研究选取雄性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每组各10只。在制备UUO模型14 d后取材,对梗阻肾组织进行光镜、免疫组化与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398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表达下调的有74个,上调表达的有324个。其中与自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小管离子转运、能量代谢以及胶原蛋白合成等生命活动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尤为显著。实验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梗阻肾组织中自噬激活与TIF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结论:TIF可能与自噬、小管离子转运障碍、能量代谢障碍、炎症反应、胶原合成以及腺苷通路活化有关,其中自噬可能是与TIF进展较为密切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制备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的效果并探讨活血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方法:实验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分别于术后2周和4周后检查尿液分析肾功能以及应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探讨活血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结果:模型组2周后呈现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升高,4周后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尿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测模型组镜下可见典型肾间质纤维化表现,伴有硬化,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轻微增生。模型组4周后可见肾小管出现萎缩的病理变化,呈现出多灶状或大片状改变,部分肾小管组织呈现肿胀、空泡样变性或伴有脱落、刷状缘细胞消失,肾间质纤维化显著,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结论:应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可建立稳定的肾间质纤维化实验模型,造模方法得当,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活血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研究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虫草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模型大鼠Notch1及相关microRNA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及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UUO法进行模型制备,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虫草益肾方组(虫草组)与厄贝沙坦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蒸馏水、虫草益肾方水煎液及厄贝沙坦水溶液进行灌胃,连续灌胃14 d收集肾组织。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otch1 mRNA转录与蛋白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Notch1为靶点的microRNA并采用Real Time PCR法进行检测。结果:虫草益肾方可改善UUO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程度;模型组大鼠14 d肾组织中Notch1 mRNA及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虫草组、厄贝沙坦组大鼠Notch1mRNA及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减少(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检索并筛选出以Notch1为靶基因的miR-34a、miR-29a进行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虫草组及厄贝沙坦组miR-34a、miR-29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虫草组与厄贝沙坦组miR-34a、miR-29a表达升高,其中虫草组二者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虫草益肾方可改善因输尿管梗阻所致的肾脏结构病理变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纤维化肾组织中miR-34a、miR-29a表达而靶向抑制Notch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虫草益肾方对(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模型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10只及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UUO法进行模型制备,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虫草益肾方组(虫草组)与厄贝沙坦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虫草益肾方水煎液、厄贝沙坦水溶液及蒸馏水进行灌胃,于第7天及14天收集血清及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otch1、Jagged1、Hes1蛋白的表达。结果:虫草益肾方可改善UUO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程度;模型组大鼠7天、14天血清中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虫草组、厄贝沙坦组大鼠7天、14天血清中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减少(P0.05)结论:虫草益肾方可改善因输尿管梗阻所致的肾脏结构病理变化,其作用可能与下调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