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兰素拉唑与中药自拟健胃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自拟方健胃止痛汤同时服用兰素拉唑联合治疗。结论:自拟方健胃止痛汤同兰素拉唑并同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龄结肠癌患者是指发生于70岁以上的患者。高龄患者常伴有慢性器质性疾病,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较高。我们认为,只要根据高龄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护理,积极治疗,控制伴发病;术后严密观察,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及时掌握处理各种并发症,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的临床意义,本文对309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Pre-S1Ag检测,同时检测HBV标志物和HBV-DNA,对其阳性率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表明 309例患者,Pre-S1Ag阳性检测率为64.72%,HBeAg阳性检测率为51.13%,HBV-DNA阳性检测率为68.28%.211例HBV-DNA阳性患者中有159例患者Pre-S1阳性,占75.4%,158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47例患者Pre-S1Ag阳性,占93.0%.Pre-S1Ag与HBeAg、HBV-DNA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HBeAg、HBV-DNA与Pre-S1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re-S1是参与HBV感染与复制的新指标,可作为乙型肝炎新的检测手段和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患者预后较差。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收入院20例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老年AMI的诊断和治疗.1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AMI并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65—80(70±8.1)岁。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时AMI的类型:前壁和广泛前壁10例,下壁5例,内膜下梗死5例,其中10例(50%)AMI患者发病时无明显胸痛。在动态观察过程中,根据心电图衍变和血清酶升高确诊。1.2急性左心衰特点20例患者发病时均有突发胸闷、心悸、呼吸…  相似文献   
6.
ACE基因和AT1R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A1166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40例)、2型糖尿病组(33例,未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组(27例)ACE、AT1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三组之间ACE基因型构成、等位基因频率以及DD型与非DD型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AT1R基因型构成、A和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之间基因型构成、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分钟尿白蛋白排泄率与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无明显相关性.AT1R A1166C多态性参与了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D和C等位基因可能不是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患者预后较差。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收入院20例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老年AMI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鹿茸多肽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进行鹿茸多肽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水为溶媒进行回流提取,以鹿茸多肽为指标,优选鹿茸多肽超声提取工艺中的溶媒用量,对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考虑实际生产成本及实际生产实践经验,确定鹿茸多肽超声提取工艺: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 min。  相似文献   
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及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了解本地区革兰阴性(G^-)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情况及其临床分布,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院感染及产ESBLs细菌的暴发流行。方法 用MicroScanw/A-40细菌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G^-菌进行ESBLs确证试验。结果 在所有436株G^-菌中,ESBLs总的检出率为17.2%,主要见于大肠埃希菌27.9%、肺炎克雷伯菌25.7%、阴沟肠杆菌11.9%、产酸克雷伯菌8.3%;各病区ESBLs细菌的检出率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高(27.4%),其次为呼吸科病房(22.7%)和肾内科病房(18.3%);在各种标本中ESBLs的检出率以痰标本最高,其次为尿液标本;ESBLs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ESBLs总的检出率为17.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病房是:ESBLs细菌的高发病房;ESBLs细菌广泛耐药,其治疗以亚胺培南为首选,其次为大剂量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10.
王青  苗翠 《河北医药》2013,35(9):1409-14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尿有形成分分析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尿有形成分检查经典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进行人工判别。人工镜检最大的问题是速度慢,难以适应标本量日益增多的现实状况。现今长春迪瑞推出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采用流式图像技术结合人工智能软件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尿有形成分,使尿有形成份检测自动化、标准化和便捷化。日本Sysm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