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83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剖观察了六个年龄组162个(男90,女72)小儿 网膜和网膜孔的形态、度量和体表投影。小儿大网古缘最低本表投影随其年龄(身长)的增长而下降,网膜孔(中心点)的投影则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2.
测量30例新生儿盲肠和阑尾的形态和位置。回盲口的形状多数(80.00±7.30%)呈不规则形。阑尾根部体表投影在脐水平线下方1.51±8.95mm和腹股沟韧带中点垂线外侧1.26±10.90mm处。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20具(成尸12具、新生儿尸8具)40侧下肢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的滋养动脉。对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等滋养动脉的支数、来源、走行及进入神经的部位和形式作了观察。对成人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的滋养动脉长度和外径作了测量。总结了滋养动脉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性,讨论了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毒棉籽液抗腹泻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正常小鼠、生大黄致泻小鼠及脾虚小鼠的作用研究表明,无毒棉籽液有较好的抑制排便频度、治疗腹泻的作用.无毒棉籽液6g/kg可极其显著地抑制正常小鼠的排便频度,无毒棉籽液6g/kg和3g/kg可极其显著地抑制生大黄致泻小鼠及脾虚小鼠的排便频度.6g/kg无毒棉籽液且可极其显著地抑制正常小鼠及脾虚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  相似文献   
5.
分6个年龄组观测了180具小儿尸胃的形态,位置及度量。小儿胃的形态分三型,I组多为垂直位型,Ⅱ ̄Ⅳ组多为斜位型。新生儿胃的位置略低,生后逐渐上移,至Ⅵ组时,胃已升至成人的位置。小儿胃的贲门和幽门与椎骨的对应关系与成人相近。胃大弯最低点体表投影,从I ̄Ⅵ组呈逐渐向挤上方移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分六个年龄组观察了180个(男98,女82)小儿肝的形态、度量、位置及体表投影.小儿肝相对较大,右叶大于左叶,下界位置较低并逐渐上移.在右锁骨中线的肋弓下一般均可触到.小儿肝重随其年龄(身高)的增长而增长,其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尤以Ⅶ组小儿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睫状前动脉的巨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30只成人和6只新生儿眼球的睫状前动脉的数目、起点外径、长度、行径及侧支吻合进行观测.上、下、内睫状前动脉多为二支,各占76.7%;73.3%;83.3%.外睫状前动脉多为一支(76.6%).上、下、内、外睫状前动脉的长度分别为5.58土0.44mm;4.79士0.72mm;4.43土0. 76mm;8.00土1.07mm.起点外径分别为0.20mm;士0.04mm;0.I8士0.02mm;0.21土0.03mm.在巩膜表面和虹膜大环处睫状前动脉的侧支之间以及侧支与睫状后长动脉之间相互吻合,这些吻合在眼前节侧支循环方面起一定作用.文中对眼直肌手术时如何减少或避免睫状前动脉损伤等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肱桡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尸体解剖,观察了64侧肱桡肌的形态及其主要供血血管——桡侧返动脉的来源、起始部位、主干长度、外径、行经及分支分布。通过动脉内墨汁注射,观察了桡侧返动脉在肱桡肌皮瓣的皮肤供血范围。认为可以桡侧返动脉为蒂的肱桡肌皮瓣转移复盖肘关节的暴露伤及邻近的软组织缺损。也可制成带蒂的肌皮瓣作游离移植。文内讨论了该瓣的优缺点及转移复盖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时术前准备,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60岁以上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①72例经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其中61例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带牵引,11例术前采用骨牵引,术中复位均较容易;术后优良者占93.1%,很好者占4.2%,好者占2.7%,十年内无后脱位和修正者.②15例经髋关节后侧入路手术.其中12例术前采用骨牵引,术中复位较容易;术后优良者占80%,好者占13.3%,尚可占6.7%;术后后脱位者2例,十年内修正者2例;另3例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术中难复位2例,稍难复位1例;五年内无后脱位者,2例进行修正术.结论60岁以上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较理想,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带牵引即可,不需骨牵引;股骨距(即股骨颈内侧皮质)残留长度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