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自1994年-200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胫骨骨髓炎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随访时间最短5年,最长10年,未见复发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璟  刘伟  施杰  端靓靓  苏安生  韩久怀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59-1060,111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62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Control)、缬沙坦组(valsartan)、贝那普利组(Benazepril)、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组(Benazepril+valsartan)。Control组仅给予限制蛋白饮食,血脂升高者给予降脂等一般治疗;缬沙坦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valsartan 80 mg/d,如无副作用及低血压增加剂量至160 mg/d;Benazepril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enaze-pril 10 mg/d,如无副作用及低血压增加剂量至20 mg/d;Benazepril+valsartan组在valsartan组基础上合用Benazepril 10~20 mg/d,1次/d;以上各组疗程共8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外,valsartan组、Benazepril组与Benazepril+val-sartan组24小时尿白蛋白量均有下降(P<0.01);与其它组比较,Benazepril+valsartan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可以快速降低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尿蛋白排泄量,提升白蛋白水平,促使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3.
张璟  施杰  韩久怀  刘伟  苏安生 《安徽医药》2012,16(2):239-241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对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疗效。方法入选终末期肾脏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23例,均诊断为CRB,常规行导管血培养和外周静脉血培养后,予头孢曲松+肝素钠+生理盐水(配成头孢曲松浓度50 g.L-1、肝素25 g.L-1)封管并静脉应用头孢曲松全身抗感染治疗。结果头孢曲松治疗CRB治愈率78%(18/23)。结论头孢曲松治疗CRB治愈率高,可作为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532例成人肾小球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试图探讨其在皖西南地区分布状况及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皖西南地区2001~2011年间成人经肾活检诊断的肾小球疾病532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的分布状况。结果穿刺成功的532例肾标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24例(79.7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05例(19.74%),肾小管间质疾病3例(0.56%)。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39.86%和35.8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42.86%,乙肝病毒相关性肾损害22.86%。结论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穿刺活检最常见的病因,其中大多数属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②继发性肾脏病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多见,乙肝相关性肾炎所占比例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 报告:作者近年来使用心前区拳击方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15例18例次.取得较满意效果,成功率为77.7%,未见其它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方法:病人仰卧,术者以左手掌心置于病人心前区心尖搏动明显处,右  相似文献   
6.
陈礼贤  苏安生 《安徽医学》1998,19(1):41-41,54
<正>1989年1月~1996年10月,我们采用血管扩张剂治疗急慢性肾衰30例,取得满意效果。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2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PGE1组、贝那普利组、PGE1+贝那普利组。对照组仅给予限制蛋白饮食,血脂升高者给予降脂等一般治疗;PGE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GE1 100μg加5%葡萄糖100 mL静滴,每日1次,共用4周;贝那普利组在对照组地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10 mg/d,如无副作用及低血压,增加剂量至20 mg/d;PGE1+贝那普利组在PGE1组的基础上合用贝那普利10~20 mg/d,每日1次,共用4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外,PGE1组、贝那普利组与PGE1+贝那普利组24 h尿白蛋白量均有下降(P〈0.01);与其他组比较,PGE1+贝那普利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 PGE1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璟  韩久怀  苏安生 《安徽医学》2005,26(4):311-312
目的对我院20例鱼胆中毒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对1998年7月~2005年2月期间的20例鱼胆中毒引起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的症状、血尿素氮、肌酐、尿蛋白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评价血液透析的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血液透析后,临床症状消失,尿量增加,肾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血液透析治疗鱼胆中毒急性肾衰竭疗效可靠,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韩久怀  施杰  张璟  刘伟  苏安生 《安徽医学》2011,32(2):155-15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例,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3 h,计算2周平均水负荷增加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将平均水负荷增加量与达到左心室肥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水负荷增加量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645,P〈0.001)。结论血透患者水负荷增加量可以影响左心室肥厚严重程度,透析间期水负荷增加量越多,左心室肥厚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并发急性肾衰竭(ARF)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RM-ARF患者23例,检测血清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血肌红蛋白(Mb)以及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BUN、SCr)、血尿酸(UA)、血气分析和DIC全套、胸片、B超、心电图等。23例均予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3d后改行间隔性血液透析(IHD),同时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观察CVVH治疗前及治疗48h后血常规、CPK、血肌红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改变。对于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观察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变化。结果22例肾功能均完全恢复,3例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经CVVH治疗48h后。肢体肿胀迅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2例并发MODS,其中1人死亡。血BUN、SCr、K、WBC、CK和肌红蛋白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CK及肌红蛋白下降最为明显,肌红蛋白接近正常水平。结论ARF是RM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并予积极预防是防治ARF的关键。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及炎性介质,改善了ARF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