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Wnt3a信号分子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后通过形态学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45,筛选并鉴定细胞。采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联合不同浓度的wnt3a(5 ng/mL、25 ng/mL、100 ng/mL)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以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评价其成骨分化能力。通过TRAP-ELISA端粒酶活性检测法检测在不同浓度的wnt3a干预下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可获得均一性较高的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高表达,CD45低表达。成骨诱导培养基联合不同浓度的wnt3a诱导大鼠BMSCs 7 d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结果:与普通成骨诱导培养基相比,含有5 ng/mL及25 ng/mL wnt3a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可显著增加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而含有100 ng/mL wnt3a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则明显抑制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与普通成骨诱导培养基相比,联合诱导培养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改变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5 ng/mL、25 ng/mL)的wnt3a分子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而大剂量(100 ng/mL)的wnt3a分子则抑制其成骨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弱的端粒酶活性,成骨分化过程中其活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wnt3a信号分子刺激并不能有效激活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oll 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 TLR-3)、微RNA(micro RNA, miR)-181b 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y retinol binding-protein, URB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 年12 月~ 2018年12 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5 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6 例2 型糖尿病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ABI 公司7900 实时荧光定量PCR 仪检测TLR-3,miR-181b 水平,采用BNP 特定蛋白分析仪以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URBP 水平,采用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IFTA)、间质炎症和肾小球分级评分判断肾病理损伤程度,分析两组及观察组不同肾病理损伤程度患者血清TLR-3,miR-181b 及URBP 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肾病理损伤相关性及对DN 的诊断价值,同时随访12 个月,分析上述指标与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关系。结果 ①观察组URBP(4.12±1.24mg/L),血清TLR-3(0.86±0.27)和miR-181b(2.55±0.76)水平高于对照组(2.88±0.86mg/L,0.59±0.18 和1.79±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7,8.217,8.275,均P < 0.05)。② URBP,血清TLR-3,miR-181b 与DN 患者间质炎症、IFTA 评分和肾小球分级呈正相关(r=0.676,0.654,0.692,均P < 0.05;r=0.705,0.682,0.733,均P < 0.05;r=0.699,0.713 和0.745,均P < 0.05)。③ URBP,血清TLR-3 和miR-181b 及三者联合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1,0.782,0.796 和0.880。④ URBP 和miR-181b 高表达者随访12 个月ESRD 发生率(40.74%,41.03%)高于低表达者(9.52%,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0,6.626,均P < 0.05)。结论 URBP,血清TLR-3,miR-181b 与DN 患者肾脏病理损伤程度有关。三者联合可作为判定DN 的生物学标志物,指导临床防治ESR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宣教对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成本-疗效比。方法:将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宣教,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和生活质量(QLI)评定,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BI、QL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MA、MBI、QLI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FMA、MB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FMA、MBI、QLI每改善1分,所消耗的相关成本费用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宣教能促进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并且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R扩散成像(DWI)结合血清Ⅳ型胶原(COLⅣ)、癌胚抗原(CEA)水平在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肝转移者纳入转移组(n=50),未转移者纳入未转移组(n=320),均接受常规MRI、MRI+DWI检查(b=0、1000s/mm2),分析MRI影像特点、表观扩散系数(ADC),并检测两组血清COLⅣ、CEA水平,对比肝转移不同亚型患者ADC与血清COLⅣ、CEA水平,分析MRI+DWI结合血清学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肝转移灶在MRI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部分信号不均匀,边缘呈毛刺或分叶状,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在ADC图上呈低信号;b=1000s/mm2时,转移组ADC低于未转移组,且转移组血清COLⅣ、CEA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混合型ADC低于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推压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ADC低于推压型(P0.05),而三亚组血清COLⅣ、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联合血清COLⅣ、CEA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kappa值分别为92.00%、89.06%、89.46%、0.643,均高于MRI、MRI+DWI诊断(P0.05)。结论 MRI+DWI联合血清COLⅣ、CEA可较好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2间80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4例,痊愈13例、好转11例。手术治疗56例,痊愈34例、好转2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老年性肠梗阻患者应及时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术后加强支持营养等,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9103例体检人群骨密度,探讨本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3月-7月在我院体检的9103例汉族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3岁,采用韩国osteosys公司生产的ExA-30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建立信息采集表,记录体检人群骨密度、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等情况,将检测结果以每10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分析每组骨密度、t、z评分、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地区男性、女性峰值骨量均发生在30~39岁年龄段,骨峰值分别为0.528±0.072、0.451±0.067,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男性、女性30岁以前骨密度分别为0.47±0.107、0.436±0.060,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21.88%、1.33%;30~39岁骨密度分别为0.528±0.072、0.451±0.067,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7.31%、1.71%;40~49岁骨密度分别为0.52±0.071、0.445±0.065,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9.88%、2.3%;50~59骨密度分别为0.49±0.076、0.396±0.082,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20.83%、18.94%;60~69岁骨密度分别为0.463±0.085、0.328±0.071,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35.49%、52.21%;70~79岁骨密度分别为0.416±0.086、0.268±0.072,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57.31%、77.59%;80岁以上骨密度分别为0.384±0.091、0.222±0.059,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71.37%、95.24%。低BMI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和高BMI人群,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峰值骨量过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女性绝经后骨量丢失明显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同龄男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关注的是,30岁以前的年轻男性骨密度状况也并不理想,可能跟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缺乏锻炼,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因此,将骨密度检测作为中老年人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早期发现,积极干预,同时加强年轻人群的健康宣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峰值骨量,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北京市海淀区1639 例汉族中老年男性骨密度,探讨本地区骨质疏松发病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2 年3 月~6 月在我院体检的1639 例汉族中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韩国Osteosys公司生产的ExA-30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建立信息采集表,记录体检人群骨密度?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吸烟?饮茶?喝牛奶?运动情况,将检测结果以每 10 岁为1 年龄段分组,分析每组骨密度?t评分?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男性40~49 岁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病率为 12.19%;50~59 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 21.54%;60~69 岁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病率为 40.72%;70 ~79 岁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5.56%;80 岁以上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病率为 69.73%? 身高?体重?BMI和规律性运动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18,r=0.19,r=0.12,r=0.24,P<0.05);吸烟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19,P<0.05);饮茶?喝牛奶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每个年龄段中老年男性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3.88,P<0.05)? 生活方式和骨密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因此,将骨密度检测作为中老年人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早期发现,积极干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 Teriparatide )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骨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0名,所有患者在每天口服补充元素钙600 mg和活性维生素D 0.25μg的同时,分别接受特立帕肽治疗,疗程6个月,具体用法为每日皮下注射特立帕肽20μg。所有患者均于用药前、用药后3、6个月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L2-4)、股骨颈、Ward’s区和大粗隆骨密度(BM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骨钙素(sOC)、骨碱性磷酸酶(sBAP)和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水平。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标志物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患者的不良事件。结果10名患者均完成全疗程治疗。治疗3个月时,腰椎(L2-4)、股骨颈、Ward’s区和大粗隆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sOC)和骨碱性磷酸酶(sBA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6个月时,腰椎(L2-4)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股骨颈、Ward’s区和大粗隆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sOC)和骨碱性磷酸酶(sBAP)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头晕发生2例,恶心发生1例,上述情况均较轻微,没有给予特殊处理即自行缓解。结论特立帕肽能在3个月内改善患者的骨代谢状况(促进骨形成),6个月内有效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骨密度,适用于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阿伦膦酸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51例,给予阿伦膦酸钠治疗6个月。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并测定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HbAlc、PTH、OC、CTX、25(OH)VD、BALP等。对比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变化。结果 用阿伦膦酸钠治疗6个月使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FBG、2hPG 、HbA1c降低,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a、P浓度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标志物CTX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 、PTH、BALP、25OHVD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rch 、Ward部位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伦膦酸钠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明显,短时间内可改善骨代谢指标和提高腰椎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