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胡楷  胡清如 《中医药学刊》2003,21(2):247-249
有一些民族有食用蚂蚁的习惯,本草纲目也有将蚂蚁作为药用的记载。在1994年,以蚂蚁作为食疗之风流行,或将其加入酒中,或与一些共它中草药配伍成为复方保健药,甚至认为能治疗种种疾病。虽然对蚂蚁粉的宣传很多,但是对于蚂蚁的作用尚水见有分析式的研究和确证。黑腹果蝇是国内外常用作药物对寿命影响的模型。我们将蚁粉添加在果蝇的配养基中以实验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我们的统计数据表明蚂蚁粉对果蝇的寿命确有显著的延长作用,对雄果蝇的作用略强于对雌果蝇的作用,蚂蚁粉可使雄果蝇的半数死亡期延长21.30%(P<0.005)。将蚂蚁粉与另一味动物药-雄蚕蛾的作用做了比较,并把它们的作用与转基因和长寿基因的作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患者,男,34岁,因"左侧肢体麻木10 h"入院。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9月2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吞咽困难,在当地予长春西汀针、丹参川芎针治疗,症状无好转,遂至本院就诊。入院查体:神清,双瞳(-),左侧鼻唇沟浅,左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浅感觉减退,克氏征、巴士征阴性。洼田饮水试验4级。头部DWI示脑干新鲜梗死(图1),MRA示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对称性瘤样扩张,颅内动脉多处血管粗细不均,提示川崎病。EB病毒送检示EBV-NA IgG阳性,EBV-CA IgG阳性,EBV-CA IgM阳性,E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山病(HD)患者的临床表现、肌电图和磁共振(MRI)特点。方法收集2009-05-2012-02收治的HD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电生理和颈椎MRI表现,并进行分析。另设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 (1)HD患者共25例,均为男性,年龄15~24岁,平均年龄(17.64±2.20)岁。临床表现局限于单侧者22例,其中右侧15例、左侧7例;双侧者3例。手或/和前臂肌肉萎缩25例,冷麻痹13例,手指震颤5例。(2)有临床表现侧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肌肉电位波幅均减低,且二者波幅比值减小。(3)异常自发活动出现率在第一骨间肌和小指展肌100%、拇短伸肌89.3%、拇短展肌85.7%;在单侧有临床表现的22例中,11例(50%)患者的无症状侧显示异常自发活动。(4)完成MRI扫描的14例中,自然位均显示第2~7颈椎体后方下缘连线与椎体相交、下段颈髓萎缩变扁平;屈曲位时硬膜腔后壁前移7例。结论 HD多见于男性,以右侧多发。结合临床、肌电图以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更全面认识H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3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4±17.5岁。其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2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微创经侧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e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中运用自发性肌电图(spontaneous electromyography,SEMG)监测神经根功能,同时纪录患者的主观感受(疼痛),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手术通道放置过程中,所有患者在出现腰部疼痛时,神经电生理无明显改变。2例患者无明显腿痛,电生理却出现明显的成串、波幅较大的肌电反应,调整通道后电生理改变趋于正常。35例患者有明显腿痛且神经电生理出现明显的成串、波幅较大的肌电反应,立即提醒术者,查找原因,调整手术通道后,患者腿痛消失,且电生理发生明显改变,异常肌电反应减轻,趋于正常。所有患者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时,无明显疼痛且神经电生理无明显变化。在剥离、解压粘连神经根时,均出现明显连串的电位波形改变和明显的腿痛,停止手术操作后,腿痛消失,神经电生理恢复正常。在直视下刺激神经根时,患者出现明显的腿痛,同时神经电生理出现连串的电位。所有患者健侧的监测结果均无明显电生理改变。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并发症。以神经电生理监测作为安全指标,其真阳性率为100%,而以疼痛作为安全指标,其真阳性率为94.6%;假阴性率为5.4%。结论:术中应用自发性肌电图监测可提供更为客观的安全指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有一些民族有食用蚂蚁的习惯 ,本草纲目也有将蚂蚁作为药用的记载。在 1994年 ,以蚂蚁作为食疗之风流行 ,或将其加入酒中 ,或与一些其它中草药配伍成为复方保健药 ,甚至认为能治疗种种疾病。虽然对蚂蚁粉的宣传很多 ,但是对于蚂蚁的作用尚未见有分析式的研究和确证。黑腹果蝇是国内外常用作药物对寿命影响的模型。我们将蚁粉添加在果蝇的配养基中以实验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我们的统计数据表明蚂蚁粉对果蝇的寿命确有显著的延长作用 ,对雄果蝇的作用略强于对雌果蝇的作用 ,蚂蚁粉可使雄果蝇的半数死亡期延长 2 1.30 % (P <0 .0 0 5 )。将蚂蚁粉与另一味动物药—雄蚕蛾的作用做了比较 ,并把它们的作用与转基因和长寿基因的作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