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例患者 ,为双胞胎兄弟 ,10岁 ,外形相似。其兄因咳嗽、气促、痰中带血 3天 ,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并咯血。体格检查 :T 3 7.8℃ ,P 10 6次 /min ,R 2 4次 /min ,Bp 95 / 60mmHg ,神志清楚 ,精神萎靡 ,面色淡白 ,前囟头发密集粗硬 ,呼吸音粗 ,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捻发音 ,心律齐 ,未闻及杂音 ,肝肋下 1cm ,脾肋下 2cm ,质韧 ,杵壮指 (趾 )。血常规检查 :Hb 5 6g/L ,RBC 2 .14×10 12 /L ,网织红细胞 3 % ,WBC 11.4× 10 9/L ,N 0 .78,Plt 2 14×10 9/L ,红细胞比积 (HCT ) 0 .18L/L ,平均红细胞容积 (…  相似文献   
2.
结合现代生命科学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成果,认识到人体的系统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和自我调控性。在此基础上认为,方剂的解析可以从传统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到作用于系统的信息、物质、能量,再到体质、脏腑、自我调控能力等证的内涵三方面着手,由此可深化对中医传统方剂的认识,为方剂的学习与现代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中医学五行五味“酸克甘”理论,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其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热量饲料持续喂养8周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酸味中药复方按中药生药量15g·kg^-1·d^-1给药,并与模型组、甘味复方组、苦味复方组、二甲双胍组作对照,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第4、8、1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肝脏胰岛素受体结合容量和结合常数,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酸味中药复方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FBG,降低血清FFA和TNF—α水平,刺激胰岛素分泌,提高肝脏胰岛素受体结合容量和结合常数,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酸味中药复方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程度,较之甘味复方和苦味复方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初步揭示酸克甘法治疗2型糖尿病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以中医学"酸克甘""酸入肝"理论为指导,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调节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40g/kg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酸味中药生药量15g/kg*d灌胃给药,并与甘味(四君子汤)、苦味(黄连解毒汤)以及二甲双胍作对照,在用药前、用药第4、8、12周后,分别测量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肝糖原含量,检测肝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活性,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酸味中药复方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FBG,提高ISI,提高肝糖原含量和肝GCK活性,与甘味和苦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酸味中药复方能够改善和纠正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异常,初步证实"酸克甘"和"酸入肝"理论对糖尿病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析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临床与实验研究为依据,探讨2型糖尿病证型的分布。认为:2型糖尿病证型,可区分为按病程进展程度呈纵向分布的证型,以及固体质、疾病亚型、脏腑属性等的不同而呈横向分布的证型;纵向分布证型的特异性指标可用代表不同病程的机体状态来表示,横向分布证型则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确定它们诊断标准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