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测定不同稀释度含清肺口服液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人胚肺细胞(HELF)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转录的影响。结果:清肺口服液可以下调RSV攻击后HELF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结论:清肺口服液对RSV感染后HELF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50例PHC、13例良性肝肿瘤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PH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肝肿瘤患者(P〈0.01),并与肿瘤直径、AFP水平、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结论PHC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癌发生、发展、转移情况及治疗效果.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及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手术部位感染是腹股沟疝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吸烟、糖尿病、肥胖与其发生存在密切关系。该文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应如何预防腹股沟疝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为临床降低腹股沟疝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Gore平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413例使用Gore平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随访3个月到2年,治愈410例,复发3例,复发率0.73%(3/413)。术后伤口感染2例,感染率0.48%(2/413)。术后疼痛2例,发生率0.48%(2/413)。术后异物感3例,发生率0.73%(3/413)。结论本方法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复发率低,异物感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法。  相似文献   
5.
严重或持续肝损伤最终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肝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或从细胞膜上脱落的囊泡小体,其可向靶细胞传递各种蛋白质和核酸等,调控靶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干细胞来源的EVs可向肝组织细胞传递多种蛋白质和核酸,调节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分裂增殖、凋亡等,对肝再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干细胞来源的EVs对肝再生的影响作一概述,以加深对该EVs影响肝再生作用机制的了解,为临床治疗肝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不同肝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螺旋水刀、刮吸刀及钳折法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螺旋水刀肝切除术2l例(A组),刮吸刀肝切除术23例(B组)、钳折法肝切除术26例(C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A组约76ml,B组约180ml,C组约256ml;完成切肝时间A组平均45min,B组24.5min,C组37.1min;术中肝内管道的暴露A组效果最佳。结论应用螺旋水刀能满意地完成不规则肝切除、半肝切除术,在肝门区肝癌切除术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48例肝癌组织、2 3例癌旁组织和2 5例正常肝组织中hMLH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48例肝癌组织、2 3例癌旁组织和2 5例正常肝组织的hMLH1mRNA表达分别为62 .5 % (3 0 /4 8)、10 0 .0 % (2 3 /2 3 )和10 0 .0 % (2 5 /2 5 ) ,蛋白表达分别为60 .41% (2 9/4 8)、91.3 0 % (2 1/2 3 )和10 0 .0 0 % (2 5 /2 5 )。hMLH 1表达与肝癌组织的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hMLH1表达阳性的肝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升高为(3 .5 62±0 .2 3 3 ) %。结论 hMLH1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错配修复基因hMLH1功能缺陷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隐丹参酮对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隐丹参酮(CTS)对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作用的敏感性并研究隐丹参酮对人胆管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初步探讨隐丹参酮对人胆管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HCCC-9810,采用不同浓度隐丹参酮予以干预,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及MTT实验,初步研究隐丹参酮对人胆管癌细胞HCCC-9810的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隐丹参酮诱导人胆管癌细胞周期的变化;Hochest染色法检测诱导细胞凋亡;RT-PCR检测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Survivin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 隐丹参酮可明显抑制胆管癌HCCC-9810细胞株的增殖且该抑制效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随着最适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的延长,胆管癌细胞明显被阻滞在G0/G1期,使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数目逐渐增加,Survivin基因mRNA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隐丹参酮对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隐丹参酮能诱导人胆管癌HCCC-981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前,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存活率低,复发率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随着HCC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成为研究热点.TILs是在肿瘤中发挥免疫应答及调控作用的特殊淋巴细胞,既可发挥抗肿瘤效应,又可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其抗肿瘤效应是各淋巴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TILs的类型和密度都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TILs的生物学功能及对其在HCC中的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不同器械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应用不同器械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符合标准的胆囊切除术78例,LC术中分别使用超声刀(A组,n=30)和电刀(B组,n=30),18例因经济原因要求开腹手术(C组,n=18)。术前、术后0h、12h、24h检测3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LC术后0h MDA[A组:(7.141±1.024)nmol/Lvs(6.483±0.721)nmol/L,q=3.940,P0.05;B组:(7.357±1.151)nmol/Lvs(6.562±0.730)nmol/L,q=4.545,P0.05]均明显升高,C组升高不明显[(6.676±0.920)nmol/Lvs(6.575±0.762)nmol/L,q=0.505,P0.05]。术后24h MDALC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6.635±0.903)nmol/Lvs(6.483±0.721)nmol/L,q=0.910,P0.05;B组:(6.762±0.884)nmol/Lvs(6.562±0.730)nmol/L,q=0.890,P0.05],而C组持续升高[(7.715±1.183)nmol/L vs(6.575±0.762)nmol/L,q=4.880,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0hLC组SOD活性降低[A组:(99.405±18.840)U/ml vs(121.821±15.535)U/ml,q=7.039,P0.05;B组:(101.516±19.304)U/ml vs(124.242±16.301)U/ml,q=6.962,P0.05],C组降低不明显[(111.019±18.425)U/ml vs(118.748±18.247)U/ml,q=2.443,P0.05];术后24hLC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120.487±17.004)U/ml vs(121.821±15.535)U/ml,q=0.420,P0.05;B组:(119.118±18.235)U/ml vs(124.242±16.301)U/ml,q=1.570,P0.05],而C组继续降低[(102.363±15.741)U/ml vs(118.748±18.247)U/ml,q=4.009,P0.05]。A组术后各时点MDA水平较B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12h SOD活性较B组明显偏高[(119.836±18.208)U/ml vs(109.917±17.543)U/ml,q=3.080,P0.05]。结论 LC术中CO2气腹可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但较开腹胆囊切除术恢复快;LC术中应用超声刀较电刀更有利于机体术后氧化应激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