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引火归源论治慢性咽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反应.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多归属于“喉痹“范畴,目前西医对该疾病没有特效药,而中医药对该病治疗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从临床报道来看,从养阴生津,凉血解毒等论治者较多,患者症状常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易复发.本文从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目前治疗存在的误区及其从引火归源论治的可行性做一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噬通路在白藜芦醇(RSV)减轻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100、250 mg/kg)(n=10);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喂饲基础饲料和MCD饲料,白藜芦醇组在喂饲MCD饲料同时给予RSV灌胃,4周后测定小鼠体重、肝重、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分离小鼠肝脏,测定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变性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及各通路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肝组织TG含量[分别为(144.17±0.32)U/L和(112.77±0.88)mg/g]明显升高(P<0.01),肝脏LC3Ⅱ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水平[分别为(1.27±0.01)、(1.81±0.09)]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小鼠血清ALT含量、肝组织TG含量[分别为(83.16±0.40)U/L、(40.75±0.19)mg/g]明显降低(P<0.01),LC3Ⅱ、AMP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25±0.14)、(3.01±0.16)]明显升高(P<0.01);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MCD饮食诱导的NASH,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自噬AMPK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肝脂质代谢和肝脏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Gen高剂量干预组(Gen高组)和Gen低剂量干预组(Gen低组)。正常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D12450B(脂肪供能占10%)喂养,模型组给予D12492高脂饲料(脂肪供能占60%)喂养,Gen高组给予D12492高脂饲料喂养和8mg/kgGen灌胃干预,Gen低组给予D12492高脂饲料喂养和4mg/kgGen灌胃干预。持续喂养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血和肝组织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游离脂肪酸(FFA)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匀浆FF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总AMPK和磷酸化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pAMP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血清和肝组织TG、TC、FFA及血清L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pAMPK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Gen低组大鼠血FFA、肝FFA和TG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Gen高组大鼠血TC、TG、LDL—C、FFA和肝TG、FF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Gen干预均能显著上调pAMPK水平(P〈0.01和P〈0.05);但各组大鼠肝组织总AMP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黄酮能够改善12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pAMPK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论肝郁脾虚是脂肪肝的基本发病病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中医对肝、脾与脂肪肝的生理病理关系的论述,结合目前脂肪肝的辨证分型以及临床治疗,并综合现代实验研究中有关脂肪肝的证治观点,归纳总结出肝郁脾虚是脂肪肝的基本发病病机,贯穿本病病理变化的始末,强调辨证之要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淤,痰湿阻滞,并以次确立施治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居民饮水现状及特征。方法 数据资料来自2015年广东省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中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饮料、茶水和白水消费频率及消费量进行分析。结果 3 694名成年居民饮料、茶水消费率分别为58%、43%;饮料、茶水、白水每日消费量平均为24.5、356.4和826.0 mL,分别占总饮水量的2%、24%和74%。男性饮料、茶水消费量高于女性,白水消费量比女性低(均P<0.01)。随年龄增长,饮料、白水消费量降低,茶水消费量升高(均P<0.01)。在校学生的饮料消费水平最高。饮料消费量随身体活动强度增大而增加(均P<0.01)。结论 广东省成年居民饮水状况受性别、年龄、职业、身体活动因素影响,青年人,尤其在校学生的饮料摄入较高,需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饮水知识宣教,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产生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加入1、5、10、50、100 mol/L的Gen共同培养,MTT法检测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模型组加入终浓度为1 g/ml的LPS进行刺激,Gen高、低剂量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5 mol/L的Gen预处理1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 g/ml的LPS刺激,24h后收取细胞上清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TNF-α、IL-6含量,Westernblot检测AMPKα蛋白及其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 100 mol/L的Gen对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的增殖有影响,而其他浓度则无。LPS处理的RAW 264.7细胞与对照组比较,TNF-α、IL-6生成显著增多(P<0.01)、AMPKα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AMPKα总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Gen干预可减少LPS诱导的TNF-α、IL-6生成,上调AMPKα磷酸化水平的表达,与LP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en能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TNF-α、IL-6生成,这可能与Gen促进AMPKα磷酸化,从而激活AMPK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大鼠肝组织LXRα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g·kg -1·d-1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综合组(灌服11.9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合方),模型组15只,其余各组10只.采用灌饲高脂肪乳剂(10 mL/kg)的方法复制大鼠NAFLD实验动物模型,给药8 w后处死动物,腹主动脉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及肝功;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LXRα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LXR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血脂及肝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大鼠肝组织LXRα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脂及肝功和肝组织LXR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以健脾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 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LXR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在饮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外就餐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然而在外就餐的膳食结构普遍存在高能量、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等问题,这增加了超重、肥胖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积极探索并研究开发适合的营养评价工具,对在外就餐的饮食进行营养评价和科学指导,预防摄入过量或营养不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研究发现血清尿酸呈现季节性变化,高温作业环境增加职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但缺乏气温对普通人群血清尿酸水平急性效应的研究.[目的]探讨气温与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为开展相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项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