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水中痕量苯酚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苯酚(phenol)分子式C6-H6-O,分子量94.11,相对密度为1.071。室温时稍溶于水。在乙醇、氯仿、乙醚、醋酸酯、甲苯、甘油中可溶解50%以上。工业上苯酚主要用于生产炸药、肥料、油漆、除漆剂、橡胶、石棉制品、木材防腐、合成树脂、药品、香水等,也用于石油、制革、造纸、肥皂、玩具等工业。苯酚的广泛使用,导致水体很可能受苯酚污染,故水中检测出苯酚表明水体受到污染。由于苯酚的毒性,  相似文献   
2.
水中氯仿、四氯化碳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水中低沸点卤化物的测定有顶空法、溶剂萃取法和吹出捕集法。日本采用顶空法和溶剂萃取法,美国采用溶剂萃取法和吹出捕集法。我国国标(GB5750-1985)采用顶空法。顶空法是一种测定液体或固体中挥发性组分的方法,前处理较简单,干扰因素小,避免了高沸点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带入色谱柱而引起对色谱系统的污染,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现行GB法在实际工作应用中有两大不便,(1)水样前处理需要通氮气排出一定量的水,增加工作量。(2)标准溶液的配制不方便。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摸索,采用(1)不通氮气处理,直接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并鉴定一株能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探索利用该菌株降解DBP的最优条件。方法在基础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DBP,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该培养基,筛选得到目标菌株。通过菌落表型、透射电镜、PCR等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16Sr DNA序列分析。将目标菌株接种至p H值不同的上述培养基,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培养,通过测定DBP残留和细菌含量确定最佳p H值和温度。结果通过只添加DBP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富集培养得到一株菌株L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及16Sr 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 sp.)。通过优化得到DBP最佳降解条件为p H=7,温度=30℃。在最佳降解条件下,菌株L6在120 h内对含800 mg/L DBP的降解率达到85.0%。结论菌株L6对DBP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最佳降解条件为p H=7、温度=30℃,可考虑应用于DBP污染的生物修复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毒品中毒危险分层方法,研究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新型毒品中毒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莞市常平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有明确病史的新型毒品中毒患者294例,通过检测血浆hs–cTnT及NT–proBNP结果,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对照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三组住院时间及28 d存活率差异性;比较hs–cTnT及NT–proBNP预测24 h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率。结果:APACHEⅡ三级分层住院时间曲线呈正态分布,低危组小于中危组,中危组长于高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TnT三级分层组间比较28 d存活率,低危组高于中危组,中危组高于高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PACHEⅡ评分比较,两者28 d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24 h发生心脏骤停事件可能性预测hs–cTnT优于NT–proBN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毒品中毒患者住院时间曲线呈正态分布,hs–cTnT三级危险分层在28 d存活率存在差异性,级别越高死亡率越高,与APACHEⅡ评分比较,28 d存活率没有差异性。预测24 h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率hs–cTnT优于NT–proBNP,两项检测同为高危者,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医院669例老年病患者细致周到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努力营造以患者利益和需求为核心的人文环境,与医护共建和谐护理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唾液中16种稀土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方法唾液样本经1%硝酸稀释定容,以103Rh、187Re作为内标消除非质谱干扰,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质谱干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唾液中16种稀土元素。结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6种待测元素在0.5~100μ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9;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1~0.068μg/L,定量限为0.037~0.227μg/L;连续进样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3%~6.88%,加标回收率为82.4%~112.0%。检测20份学龄儿童唾液样品,除169Tm、174Yb未检出外,其他14种稀土元素均有检出。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干扰少、检出限低、准确度好和精密度高等特点,可以同时测定唾液中16种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A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由急诊科收治入院的AD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AD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60-70岁为高发年龄段。本组93例中不典型AD35例,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5例、消化系统10例、神经系统4例、泌尿系统9例、运动系统7例及无痛13例、无高血压19例。误诊漏诊21例,不典型组误诊漏诊率明显高于典型组(P0.01);总病死率为41.94%,误诊漏诊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及时诊断组(P0.01)。结论:了解AD临床特征,掌握误诊漏诊原因,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水平和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急诊时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0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记录治疗后患者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然后计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率。结果治疗之后,有4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分别为2例静脉炎和1例窦性心动过缓。结论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用石油醚和乙醚(5:1)直接萃取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经C18分离柱,甲醇-0.02%乙酸铵水溶液(90:10)为流动相,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该方法同时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两者线性范围5~100mg/L,r=0.999。过氧化苯甲酰检出限为0.00125g/kg,平均回收率97.3%,苯甲酸检出限为0.006g/kg,平均回收率97.2%。结论:样品无需还原便可直接进样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固相萃取小柱在调味品3-氯-1,2-丙二醇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固相萃取小柱替代传统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用正己烷净化,乙醚洗脱,结合三乙胺催化的七氟丁酸酐(HFBA-Et3N)衍生,GC-MS测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SPE小柱对样品的净化效果较好,与国标法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5种调味品的三个加标水平回收率在91.6%~10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05%~8.79%之间(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经济,适用于调味品中3-MCPD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