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 :将 6 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9例 ,予口服降糖药和复合维生素B片 ,治疗组加用 2个疗程的红花注射液。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粘度、神经传导速度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均优于对照组 ,血粘度值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改善微循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予口服降糖药和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组加用2个疗程的红花注射液。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粘度、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均优于对照组,血粘度值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红花注射液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微循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机制。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维生素类药物,并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治疗组用黄氏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检测空腹血糖(FBG)、HbA1c、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内皮素(UET)、血、尿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果:治疗组治疗后UAER、UET、血、尿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均有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拟益气补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而糖尿病肾病(DN)又是糖尿病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不断增长,糖尿病肾病的危害也日益显见,因此及早治疗显得十分重要。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48岁 ,平均 61 .6岁 ;发病最长 1周 ,最短 1 0小时 ;伴高血压 30例 ,冠心病 2 6例 ,糖尿病 9例。对照组 40例 ,女 1 9例 ,男 2 1例 ;年龄最大 77岁 ,最小者 47岁 ,平均 62 .4岁 ;发病最长 8天 ,最短 1 5小时 ;伴高血压 32例 ,冠心病 2 6例 ,糖尿病 1 0例。两组性别、年龄、伴随疾病等资料 ,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9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并控制饮食,进行适量运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肾汤,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糖、血液流变学、尿蛋白排泄率、尿内皮素、血、尿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确可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运用参地知黄汤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老年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62岁,平均63±4.5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61岁,平均63±5.3岁.患者病程均在6~1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的诊断标准拟定: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必须经另一日的重复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2片,每日3次。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阴清热活血消脂汤,每日1剂,每日服2次。两组均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对照组总有效率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糖、空腹胰岛素、改善胰岛素释放率、胰岛素敏感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者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童蓓丽  仇年芳  李辉 《陕西中医》2010,31(10):1323-1325
目的:观察镇肝息风、活血类中药组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治疗组加用镇肝息风活血汤(淮牛膝、生龙骨、生白芍、生牡蛎、鸡血藤、炙龟版、天麻、红花)治疗。两组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有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总结“治未病”中心预防保健服务干预的疗效。方法统计“治未病”中心就诊人员的年龄构成、性别、各体质在年龄段中的分布以及干预一个周期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朵就诊人员中女性占了大部分,其中20-49岁的就诊人员占到所有人员的66%。除平和质外的其他体质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而干预的有效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结论女性的自我健康意识较男性强,20-49岁年龄段的人群对“治未病”的需求最大,而且干预的有效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