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癫痫大鼠脑组织生长抑素受体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癫痫发病的生化机制。方法用125I-SOM作为配基,采用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对戊四氮诱导的慢性癫痫大鼠海马生长抑素(SOM)受体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慢性癫痫大鼠及对照组海马SOM受体的Bmax值分别为246.0±18.2pmol/g蛋白质及220.0±15.3pmol/g蛋白质,Kd值分别为4.19±0.34nmol/L及3.89±0.22nmol/L。常用的抗痫药卡马西平(CBZ)、丙戌酸钠(VPA)及钙桔抗剂尼莫地平(NIM)能降低受体的亲和力,而苯妥因钠(PHT)则无影响。结论SOM受体活性增高在癫痫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抗痫药的抗痫活性可能与其降低SOM受体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甘草饮片超微粉碎前后甘草酸溶出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考察超微粉碎前后甘草饮片中甘草酸溶出行为变化规律。方法 :以甘草酸含量为测定指标 ,分别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测定实验。结果 :超微粉碎后甘草酸的溶出显著提高 ,且粉碎时间越长 ,粒度越细 ,甘草酸溶出越易。结论 :超微粉碎后有助于甘草饮片中甘草酸的溶出 ,粉碎粒度对甘草酸的溶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蓝藻蛋白-N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藻抗病毒蛋白 N (cyanovirin N ,CV N )是一种从椭孢念珠藻 (Nostocelliposporum )中分离出的抗病毒活性蛋白 ,能够有效地抑制多个亚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 (HIV Ⅰ ) ,Ⅱ (HIV Ⅱ )以及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 )。CV N的上述特性使它可能成为艾滋病 (AIDS)的潜在高效治疗药物。大量研究证明 ,CV N与包膜糖蛋白 12 0 (GP12 0 )具有高度亲和性并能够阻断由包膜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过程从而阻止病毒的扩散。CV N的出现标志着天然多肽抗艾滋病药物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野生动物和人类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由于需要对环境中存在的大量化学物进行内分泌干扰活性评价,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高通量筛选方法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领域的高通量筛选试验主要包括报告基因试验、DNA阵列试验、阵列玻片试验和非放射性内分泌干扰物结合试验等,本文主要对这些试验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传统中药槟榔对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中风后抑郁症纳入标准的患者102例,其中槟榔胶囊治疗组52例,百忧解对照组5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计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槟榔胶囊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显著有效率为48%,总有效率82.3%,与百忧解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7.
慢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化应激是急性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导致反应性氧自由基过多并导致相应区域神经元保护功能减弱。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2.5h脑血流量减少25%~50%,并可持续数月之久,是研究慢性脑缺血及人类痴呆病理生理及评价药物疗效的有效模型。我们于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观察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脑低灌注(CCH)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只,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针控线栓法制作双侧颈总动脉重度狭窄CCH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的颈总动脉,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后缝合,不予以结扎。造模成功4周后,治疗组给予7d的20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组大鼠均于造模成功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并于行为学测试后处死,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和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造模成功4周后的第2、3、4、5天,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显著延长(P<0.01),且治疗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同时间点均显著缩短(P<0.01)。训练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分别为(48.79±3.45)%和(30.45±2.78)%,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的(64.56±2.14)%(P<0.01),且治疗组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训练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急性周围神经病。80%~85%表现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1]。咽-颈-臂(pharyngeal-cervical-brachial,PCB)变异型为GBS的一种特殊亚型,约占所有GBS的3%[2],表现为快速进行性的咽喉、颈肩部及上肢肌肉无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中西医结合尿路结石548例临床资料,总结"冲、松、攻"的具体治疗方法。结果 400例患者治愈,1~20天排石者最多,无并发症。结论采用"冲、松、攻"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安全、有效、无并发症,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