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从肾论治的证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虚督脉空虚为本,邪实外侵为标,中医辨治应从肾论治,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中枢型、周围型、迁延型;中药蠲偻方治疗本病,以补肾强督为主,佐以活血脉,壮筋骨,祛风除湿,通筋活络利关节。  相似文献   
2.
湿热痹煎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湿热痹煎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湿热痹煎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小板(BPC)、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晨僵时间、手平均握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除晨僵时间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湿热痹煎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在细菌学鉴定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特别对肠杆菌科的鉴定具有重大的价值。近年开创的肠杆菌科细菌编码鉴定法,已将其列为编码鉴定的常规试验项目之一。在发酵菌编码鉴定中,也将其列为重要的补充试验。因此,赖氨酸试剂用量大,供不应求,且价格昂贵。为此,我们试用“饲料添加剂赖氨酸”替代“层析纯试剂赖氨酸”,作肠杆菌科细菌的编码鉴定,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不同菌属的对比试验;分别用含量为99.8%的饲料添加剂赖氨酸,层析纯试剂赖氨  相似文献   
4.
临床血型变异二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病例资料【例 1】 女 ,5 6岁。 1997年 8月因贲门癌晚期伴消化道出血入院 ,既往曾经6 0 Co放疗。查体 :贫血貌 ,精神萎靡 ,血压 82 / 60mmHg。血常规 :血红蛋白 60 g/L ,红细胞 2 1× 10 12 /L ,白细胞 4 5× 10 9/L ,血小板 75×10 9/L。于入院当日申请配全血 4 0 0ml。血样正反定型为AB型Rh阳性 ,与库存AB供血者血样作盐水交叉配血主、次侧相合 ,输血后未见不良反应。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 ,病情好转 ,10日后出院。 3个月后 ,因放疗再次入院。经治医师申请配AB型全血 4 0 0ml。输血前与AB型血常规配血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浴室大池水质变化情况,我们在1989年1月对两处溶室的水质进行了连续采样监测,结果如下。 两处池水的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浊度均随洗浴人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这几项指标最后几个样本数值不变,甚至下降,可能是洗浴人密度减小,搅动减少,池水产生沉淀导致。  相似文献   
6.
天长县1991年4月麻疹由外地传入即发生局部暴发,引起全县大部分乡镇相继流行,临床诊断病例539例。发病率高达95.36/10万。用 ELISA 法检测麻疹抗体证实为麻疹流行。分布在全县30个乡镇(占83.33%)93个村(占27.68%)。疫情暴发点19处,其病例占总例数的81.63%(440例)。暴发主要累及5~19岁青少年(占80.68%)及5岁以下儿童(占8.86%)。最大的暴发点也是发病最多的乡是张铺乡,发病率高达500/10万以上。1~3月无病例,4月份病例传入即达高峰169例,以后每月发病数都在30~40例以上。  相似文献   
7.
8.
控制斯蒂尔病发热是临床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按“外感或内伤发热”及“痹证”辨证治疗疗效均不甚满意。笔者根据患儿生理及病理特点,认为先天禀赋不足、稚阴稚阳不和为其病因病机,采用调和阴阳之法,小剂量使用鹿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章光华 《中医研究》2009,22(10):42-43
雷诺氏病是指肢端血液循环受阻时出现的一组症候群,病因不明,多见于16~40岁青年女性,症状通常出现在手指、脚趾,有时也可累及到耳朵、鼻子,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继之变为紫红,最后皮肤转为鲜红,即呈苍白、紫绀、潮红三联征现象。现代医学一般给予血管扩张剂,以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降低周围血管的刺激反应等症状,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易反复发作。2006-01—2009-03,笔者采用自拟温通汤治疗雷诺氏病4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章光华  唐兴荣 《新中医》2006,38(6):34-35
目的:观察中医分阶段辨证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患者采用中医分阶段辨证治疗。第一阶段以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为法,方用克银方(由白鲜皮、金银花、连翘、土茯苓、生地黄、白茅根、苦参、防风、地肤子、丹参、鸡血藤、当归等组成)治疗;第二阶段以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法,方用湿热痹合剂(由雷公藤、海风藤、宽筋藤、黄柏、土茯苓、苍术、薏苡仁、赤小豆、姜黄、木通、川芎等组成)治疗。结果:银屑病与关节炎均临床治愈16例,银屑病治愈而关节炎显效15例,银屑病显效而关节炎治愈者10例,两者均好转17例。结论:中医分阶段辨证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