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Survivin-shRNA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构建Survivin-shRNA载体。按照处理不同分为Survivin-shRNA组、GFP组和CON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urvivin-shRNA对HXO-RB44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MTT法检测Survivin-shRNA对HXO-RB44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shRNA对HXO-RB44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p62 与mTOR 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和GFP组相比,Survivin-shRNA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S期出现阻滞,48 h阻滞最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TT结果发现Survivin-shRNA可抑制HXO-RB44细胞增殖活性,与Control组和GF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C3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而mTOR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Survivin-shRNA可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水平,进而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藓苓消银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机理研制出藓芩消银胶囊,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9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藓芩消银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总有效率88.8%。结论 藓苓消银胶囊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合离子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8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8%食盐摄入组(HSgroup);1%复合离子盐摄入组(CISgroup);1%复合离子盐 2·25%L-Arg摄入组(CIS L-Arggroup);1%食盐摄入组(NSgroup),持续干预12周。干预期间定期观察大鼠体重、血压、尿量、尿钠及尿蛋白的变化。12周末进行有创血压测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肾皮质中AngⅡ、NO含量。进行肾脏组织HE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结果12周干预结束后,CIS组与CIS L-Arg组血压升高趋势明显低于NS组。CIS组与CIS L-Arg组尿蛋白在干预期间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且较NS组低。与NS组相比,CIS组与CIS L-Arg组SHR肾小球及肾小管周胶原沉积量少,肾脏损害较轻,肾皮质AngⅡ含量较低,NO含量较高;HS组SHR肾小球及肾小管周则胶原沉积明显增多,肾脏损害较重,肾皮质AngⅡ含量较高,而NO含量较低(allP<0·01)。结论复合离子盐与普通食盐比较,长期同等量摄入时可改变肾皮质中AngⅡ、NO含量,改善肾功能,延缓SHR血压的升高,减轻肾脏功能结构损害,L-Arg的加入可能有协同复合离子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ILK与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研究证明它是多种致瘤相关因素的上游交叉点,与肿瘤的形成、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ILK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类型、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表皮钙粘素(E—cadherin)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孓P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SCLC组织及相应癌旁肺组织中ILK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K在69.7%(53/76)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其中鳞癌阳性率75.0%(33/44),腺癌阳性率62.5%(20/32),其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P=0.247),与肺癌分期(P=0.002)、淋巴结转移(P=0.006)显著正相关,与肺癌分化程度(P=0.009)、患者生存时间(P=0.006)显著负相关。ILK与E—cadherin间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01)。Western Blm结果显示ILK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02),其表达与肺癌的分化(P=0.0001)和E—cadherin的表达(P=0.006)显著负相关。结论在NSCLC中,ILK是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交叉位点,可与许多致瘤因子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ILK与Ecadherin间显著负相关,其对Ecadherin的影响可能是ILK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ILK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ILK和E—cadherin的联合检测将有助于更好地判断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管活性递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及血管活性递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前列环素(PGI2)、PGI2/TXA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呼吸、心率、血栓素A2(TXA2)、心钠素(ANP)、内皮素(E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显著调节血管活性递质水平,从而保护脏器功能,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模型研究方法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可新  李岑  张睿  王倩  石蕊  任艳平 《中国药师》2015,(9):1561-1564
摘 要 目的: 概述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应用到的模型研究方法,为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概述各研究模型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我国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案例支持。结论: 各模型研究方法所针对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向各不相同,通过对文献进行综述,讲述了各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为我国开展高质量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癌肉瘤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我院收治1例胆囊癌肉瘤患者,研究其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并进行随访,同时对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再结合有关文献,探讨该病的特点.结果:肿瘤侵犯肝脏并侵犯结肠至肌层.病理可见上皮源性肿瘤成分与问叶源性肿瘤成分同时存在且没有移行现象,且该病预后极差.结论:胆囊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需要与肉瘤样癌等并相鉴别,预后与肿瘤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共146例,根据Hcy的四分位间距水平分成四组,同时根据BaPWV≥1400 cm/s为异常界值,分成BaPWV正常组和异常组。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及Hcy,测定双侧BaPWV。结果 Hcy与年龄、吸烟史、收缩压(SBP)、脉压(PP)、脉压指数(PPI)及BaP-WV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272、0.608、0.575、0.460及0.351,P<0.05),BaPWV与Hcy、SBP、PP及PPI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1、0.322、0.322及0.253,P<0.01)。以BaPWV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PP和Hcy是高血压病患者BaPW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1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均连用14 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浓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MD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管疾病能增进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降低MDA,改善脑组织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