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细胞型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和AB-PAS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0岁。肿瘤位于甲状腺峡部,大体呈结节状,似有完整包膜,切面五彩状,可见黏液及钙化。组织学见肿瘤由充满胶质或稀薄黏液的滤泡结构和实性片状区域构成,未见明确乳头结构,但可见泡状核、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引人注目的是实性区域部分细胞胞质透明。免疫组化显示TTF-1、Tg、galectin-3和CK19(+),HBME-1、降钙素、CD10、RCC和vimentin(-)。特殊染色:AB-PAS(+)。结论甲状腺透明细胞型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罕见亚型,组织形态学易与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混淆,免疫组化及PAS染色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1例民航飞行人员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并探讨其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与SABC法、SP法和EnVision染色对比,我们发现,MaxVisionTM即用犁快速免疫组化一步法操作更简便,更快捷,并可达到满意的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4.
1570例卵巢肿瘤临床病理统计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刘月仙,石柏,郭日升,焦士兰卵巢肿瘤为妇科常见肿瘤之一,组织学类型复杂,年龄分布广泛,特别是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欠佳,临床复发及死亡率高。本文对1570例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与年龄关系及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58岁,发现腹部肿物半年,发热10余天住院。妇科检查:宫颈轻度糜烂,宫体增大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B超提示子宫肌瘤,内膜增厚粗糙,疑为子宫内膜癌。遂行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p16、ER及PR在117例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16、ER及P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和4%;在CINⅢ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2%和8%;在CINⅡ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1%和14%;在CINⅠ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9%和52%;正常对照组p16阴性表达,ER、PR表达率为100%,93%。宫颈鳞癌、CINⅢ级、CINⅡ级及CINⅠ级组织中p16、ER及PR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p16与宫颈鳞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的升高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年龄、及临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用S-P试剂盒对我院随机抽取的26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ER、PR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将患者按[ER(+)PR(+),ER(-)PR(+),ER(-)PR(-),ER(+)PR(-)]分为四组,分析发现四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3%、75.6%、69.2%、79.6%(P<0.05)。不同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中ER、PR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区别(P>0.05)。年龄分析发现ER(+)PR(+)组在40岁 ̄55岁的占86%,而其他三组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5岁以上和40岁以下占92%、89%、90%(P<0.05)。肿瘤直径<3cm在ER(+)PR(+)组占83%与其他三组(13%15%1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研究发现乳腺癌组织中ER、PR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分布、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宫颈ThinPrep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的分析,评价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 658例TCT检查标本用TBS分级系统进行分析,其中细胞学筛查为异常结果共417例,对其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417例患者中,宫颈癌11例,上皮内高度病变52例,上皮内低度病变112例,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病变39例,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203例。癌、高度病变、低度病变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6.15%,83.04%。结论TCT检查能明显提高涂片满意率和宫颈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有利于宫颈病变筛查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ER、P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年龄、及临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用S-P试剂盒对我院随机抽取的26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ER、PR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将患者按[ER(+)PR(+),ER(-)PR(+),ER(-)PR(-),ER(+)PR(-)]分为四组,分析发现四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3%、75.6%、69.2%、79.6%(P<0.05)。不同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中ER、PR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区别(P〉0.05)。年龄分析发现ER(+)PR(+)组在40岁~55岁的占86%,而其他三组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5岁以上和40岁以下占92%、89%、90%(P〈0.05)。肿瘤直径〈3cm在ER(+)PR(+)组占83%与其他三组(13%15%1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研究发现乳腺癌组织中ER、PR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分布、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p53, ki-67, galectin-3, HBME-1, 34βE12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3例甲状腺腺瘤和17例桥本甲状腺炎中p53, ki-67, galectin-3, HBME-1, 34βE12和CK-19的表达。结果:p53, ki-67, galectin-3, HBME-1, 34βE12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88.37%、79.07%、88.37%、93.02%、86.05%、95.35%;6种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桥本甲状腺炎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p53, ki-67, galectin-3, HBME-1, 34βE12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