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面神经炎,中医称之为"面瘫"、"口僻"等,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不给予及时有效合理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及日常生活工作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对治疗面瘫的临床报道的研究,归纳其主要治疗方法及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兹以综述,以期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药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并考察反应温度、转速、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Z化学振荡技术,在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加入中药辛夷作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信息参数,绘制其指纹图谱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315 K,转速为400 r·min-1,药材加入量为0.15 g。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可以用于辛夷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重型Ⅳ、Ⅳ+Ⅴ及Ⅴ型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贝利尤单抗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分为3种:(1)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2)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及霉酚酸酯;(3)糖皮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的重型Ⅳ、Ⅳ+Ⅴ及Ⅴ型LN患者为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按照1∶2分层匹配。根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中有无他克莫司再分为2个亚组(他克莫司亚组和霉酚酸酯亚组)。主要终点是24周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结果 共81例患者入选,治疗组27例,对照组54例。在24周时,治疗组的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1%vs.25.9%,χ2=4.000,P=0.046)。亚组分析显示,治疗组的贝利尤单抗联合他克莫司亚组的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511,P=0.019),贝利尤单抗联合霉酚酸酯亚组的CR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周时,治疗组的24小时尿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木通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考察反应温度、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并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中药木通进行鉴别。方法:采用B-Z震荡技术,将木通粉末加入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用Origin软件绘制电位(E)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计算数据,分析图谱。结果:考察了不同条件对B-Z振荡图谱的影响,获得了不同产地木通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并对其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了探讨。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310 K、转速400 r·min~(-1)、药材加入量为0.200 0 g。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简便、快速、直观,可方便地用于不同产地木通的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20例肿瘤相关性肾衰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每例患者操作10次,对照组5次,用稀肝素封管,肝素浓度为250U/ml。实验组5次,采用浓肝素封管,肝素浓度为3125U/ml。比较两组封管液封管对患者凝血4项(PT、APTT、TT、FIB)的影响,以及血流量、导管堵塞、置管处渗血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凝血4项和置管处渗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流量、导管堵塞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浓肝素封管法安全、有效,是肿瘤相关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短期中心静脉导管理想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优选复方肠泰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复方肠泰颗粒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浸出物、人参皂苷Rb1及常春藤皂苷元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b1和常春藤皂苷元含量,流动相分别为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 min,10%~30%A;5~20 min,30%~45%A;20~22 min,45%~10%A)和乙腈-0.1%甲酸水溶液(70∶30)。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加10,8,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人参皂苷Rb1和常春藤皂苷元质量分数分别为2.48,10.50 mg·g-1,浸出物得率16.7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重复性好、稳定可行,适用于复方肠泰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预知子中常春藤皂苷元的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果实、种子和果皮3个不同部位中常春藤皂苷元含量差异。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Ultimate XB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酸(70∶30∶0.1),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 ℃,ELSD漂移管温度为90 ℃,载气流速为2.5 L·min-1。结果 常春藤皂苷元在0.36~3.60 μg内峰面积积分值常用对数与进样量常用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04 %,RSD为2.0 %。预知子果实、种子、果皮中常春藤皂苷元含量范围分别为24.28~35.18,37.21~58.38,7.83~19.44 mg·g-1。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强,可用于预知子药材的质量控制。预知子不同部位中常春藤皂苷元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使用部位确定药材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眼科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 =50)与系统、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n =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眼病病变恶化率为2%,低于对照组8%。结论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保障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药川楝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川楝子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分别概述了川楝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毒性与代谢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从川楝子中共分离鉴定了挥发油类成分42个,楝烷型三萜及柠檬苦素类化合物6个,黄酮类化合物9个,其他成分33个。川楝子的药理活性研究包括驱蛔杀虫、抗肿瘤、抗病毒、呼吸抑制、抗氧化、抑制破骨细胞、镇痛等作用。川楝子具有一定的药物毒性,作者从吸收与代谢角度阐明了川楝子配伍减毒机制,揭示了其配伍减毒的合理性和科学内涵。川楝子作为传统中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外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楝烷型三萜及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但对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则较为有限。为使川楝子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建议将血清药物化学和PK/PD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探讨我国中医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检索2000—2022年间中医药治疗AML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25篇文献,2000—2022年间我国中医药治疗AML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涉及973位作者,其中核心作者62名,核心作者总发文量为379篇,初步形成以黄礼明、周永明、杨文华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共涉及276所研究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该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跨地区、跨机构的学术合作较少。中医药治疗AML的研究热点为对疾病名称的认识、AML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中医药治疗AML的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等,老年AML的名医经验探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论 我国在中医药治疗AML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已初步形成核心研究团队,但跨地区、跨机构的学术合作仍有待加强。未来应加强各研究团队及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更多关于挖掘名老中医诊治经验、完善临床观察数据和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