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心理护理,能使癌症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分析病因,调整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医学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针对疾病本身,维护、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我们与病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红花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住院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对分娩体验的满意度、产程进展、镇痛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后寒战发热、低血压、尿潴留、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配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镇痛效果,促进产程,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正> 红斑性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上可分为盘状(DLE)和系统性(SLE)两型。DLE约有5%转变为SLE,SLE约有6~20%以盘状皮疹为初发症状,故两者不能绝对分开。本文30例系我院1985~1989年住院病人,其中盘状5例(16.7%),系统性25例(83.3%)。临床资料 1.性别和年龄:男4例,女26例,男女之比为1:6.5,年龄最小11岁,最大54岁,其中20~40岁23例(76.7%)。 2.临床表现:发热21例(70.0%),关节症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致。该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白细胞,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而失去抗病能力,对普通人极易抵抗的疾病如肺炎、脑炎、卡波济氏肉瘤等不能抗御,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护士在预防艾滋病传播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6.
21项新护理诊断已于1986年3月召开的北美护理诊断协会上通过并批准在临床应用,检验其正确性,已将其内容增加到护理诊断目录中: 1.调节能力损伤, 2.舒适改变:慢性疼痛, 3.发育迟缓, 4.绝望, 5.功能性失控, 6.反射失控,  相似文献   
7.
生脉散静滴治疗病窦综合征5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女,23岁。因与家人发生口角,喝来苏儿100ml,于1989年9月1日入我院急诊。查体:BP70/50,P136,R42,深昏迷,呼吸带有来苏儿味,口角粘膜发白。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130次/分,律不齐,心音低钝,各瓣膜未闻杂音,双肺散在水泡音。在心电监护中发现:开始为窦性心律,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图1),静注利多卡因100mg,并以4mg/分浓度维持静滴半小时后,室早消失,又出现心房纤颤(图2),静注西地兰0.2mg一小时后转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图3),再次静注西地兰0.2mg,半小时后再次出现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图4),又静注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9.
癌症病人心理特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蓉清  白玉莲 《成都医药》2000,26(3):157-158
心理护理,能使癌症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分析病因,调整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导致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针对疾病本身,维护,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我们与病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种会阴侧切缝合的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 将会阴侧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6例,采用传统打结法;实验组1 000例,采用压线不打结法.两组会阴切口均采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和相同的产后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在缝合时间、术后疼痛、线结反应、切口感染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会阴侧切缝合技术采用压线式不打结法能减轻切口疼痛和线结反应,且操作简单,节省缝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