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贞芪酪蛋白肽(ligustri-astragali casein co-peptid, LACP)复合物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贞芪酪蛋白肽含药血清5%,10%,15%,20%浓度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贞芪酪蛋白肽药物血清对A549细胞核质比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其诱导分化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贞芪酪蛋白肽药物血清对A549细胞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4种不同浓度的贞芪酪蛋白肽含药血清均对A54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浓度为20%的贞芪酪蛋白肽血清的抑制率最高;能降低细胞的核质比,并抑制人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贞芪酪蛋白肽血清能促进A549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达,与无药血清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贞芪酪蛋白肽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有一定抑制作用;有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分化的作用,其主要机理可能是抑制了A549细胞端粒酶活性;贞芪酪蛋白肽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促进促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阿帕替尼治疗组(实验组)和最佳支持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帕替尼组治疗客观缓解率(ORR)为11.8%、疾病控制率(DCR)为52.9%,与最佳支持治疗组比较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1个月、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不良反应较轻,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手足综合症,发生率分别为58.8%(10/17)、52.9%(9/17)、29.4%(5/17), 经治疗后可缓解。结论:阿帕替尼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按照门诊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避免过敏原,改变血管脆性、脱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方加减治疗;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0天。采用《过敏性紫癜治疗指南》拟定疗效标准判定总有效率,治疗后第5、7、10天观察皮肤紫癜例数、各组在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白介素12(IL-12)、白介素8(IL-8)含量。结果:治疗2个疗程以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消退2组在第7、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1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自拟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2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