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观察紫癜合剂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治疗组 4 0例中显效 4例 ,有效 18例 ,进步16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5 %。设西药 (强的松 )对照组 2 6例中显效 3例 ,有效 14例 ,进步 8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2 4 %。两组比较 ,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而且中药组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与血浆皮质醇、T_3、T_4含量关系的探讨王运律,吴正翔,唐静芬,邱仲川,扬振岳,陈佩我们自1989年6月~1993年5月观察了35例具有较典型肾阳虚证、肾阴虚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患者血浆皮质醇、T3、T4含量,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颗粒治疗慢性再障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AA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1例以补肾颗粒为主治疗,对照组27例以环孢菌素为主治疗。疗程均为6月,观察治疗后2组疗效及血常规、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74.51%,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颗粒能改善CAA外周血象和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内分泌系统多个指标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60例CA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3组,并行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多个指标的实验室检查。结果:(1)与肾阳虚证组相比,肾阴虚证组CD8+、C3、C4、皮质醇(COR)、睾酮(T)、游离甲状腺素(FT4)显著升高(P<0.01,P<0.01,P<0.01,P<0.05,P<0.01,P<0.01),CD4+、雌二醇(E2)显著下降(P<0.01,P<0.01)。肾阴阳两虚证组COR、T、E2、FT4较肾阳虚证组显著升高(P<0.01,P<0.01,P<0.01,P<0.05)。(2)与肾阴虚证组相比,肾阴阳两虚证组E2显著升高(P<0.01),CD8+、C3、C4、COR、T显著下降(P<0.01,P<0.01,P<0.01,P<0.01,P<0.01)。结论:CD4+、CD8+、C3、C4、COR、T、E2、FT4等指标可作为CAA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夏乐敏  王运律  胡琦 《重庆医学》2009,38(24):3190-319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高热2日,体温持续在40℃左右,于2006年8月22日入院.查体:神清,体温40℃,中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白细胞 6.66×109/L,血红蛋白 66g/L,血小板 192×109/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CD28分子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门诊和住院CAA患者45例、健康对照人群24名的外周血CD8^+T细胞CD28分子的表达水平,从免疫学角度讨论其与中医分型关系一结果(1)CAA患者的CD8、CD28、CD8^+CD28^+表达水平及CD8^+CD28^+/CD8^+CD2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2)CAA肾阴虚患者CD28、CD8^+CD28^+表达水平及CD8^+CD28^+/CD8^+CD28均高于肾阳虚患者(P<0.01,P<0.05)。结论 (1)CAA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异常高表达,提示CD28失调可能在CAA免疫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CAA患者外周血CD28、CD8^+CD28^+的表达水平及CD8^+CD28^+/CD8^+CD28可以作为CAA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肾阴虚患者的免疫紊乱较肾阳虚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中医体质分布,分析中医体质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受试者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初诊时间、病灶部位、血清LDH、骨髓累及情况、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化疗方案等,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76例患者,平和质24例(约占31.6%),偏颇质52例(约占68.4%);在偏颇质中,阳虚质27例(51.9%)〉气虚质10例(19.2%)〉气郁质6例(11.5%)〉特禀质5例(9.7%)〉阴虚质3例(5.8%)〉血瘀质1例(1.9%);68例进行了6次化疗后的疗效评估,偏颇质cR率(68.9%)明显较和平质(39.1%)高(P〈0.05);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特禀质、血瘀质Ctk率分剐为80.0%、75.O%、50.(%、66.7%、25.0%、0,各偏颇质类型间及与平和质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LBCL患者体质或以偏颇质为多,且阳虚体质最多;(2)中医体质与DLBCL预后有相关性,偏颇体质预后较和平质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肾复方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慢性再障,CAA)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膜分子CD35、CD58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补肾复方冲剂治疗CAA患者6个月,,检测正常对照组与慢性再障组治疗前后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BC-C_(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膜CD35、CD58分子定量。结果 慢性再障组治疗前RBC-C_(3b)RR、膜CD58分子定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BC-ICR、膜CD35分子定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RBC-C_(3B)RR、膜CD58分子定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补肾复方冲剂能提高CAA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膜分子CD58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探讨外周血成熟细胞及骨髓造血前体细胞膜补体调节分子CD55和CD59的表达在慢性再生障五导性贫血(CAA)肾阳虚证患者发病中的意义。观察17例CAA肾阳虚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部分病例骨髓CD34,细胞膜CD55和CD59+的表达率。结果:CAA肾阳虚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CD59+表达率较健康对照组轻度减少(P〈0.05),但骨髓CD34+细胞膜CD55+和CD59+表达率与骨髓对照组无差异。结论:CAA肾阳虚证患者的发病可能与外周血成熟细胞膜CD59分子表达存在部分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补肾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28、CD95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AA患者分为中药组(60例)和环胞菌素A组(CsA组,16例);中药组以补肾颗粒为主辨证治疗,CsA组以环孢菌素A为主治疗,疗程6个月,另设健康对照组20名,比较健康对照组与CAA各组治疗前后CD3+、CD3+CD28+、CD3+CD95+的表达水平。结果CAA各组治疗前CD3+、CD3+CD28+、CD3+CD95+的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以肾阴虚型表达异常更甚。各组治疗后CD28表达下调,CD95表达上调。结论CAA患者T细胞CD28及CD95表达异常;补肾颗粒可能通过调节CD28及CD95水平调控CAA患者T细胞的异常激活和凋亡,从而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