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海水淡化阻垢剂连续作用于CHO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对不同接种密度(1×10~6、5×10~5、1×10~5、5×10~4、1×10~4和5×10~3个/ml)的CHO细胞的生长曲线进行170 h的连续测定,绘制不同密度CHO细胞的生长曲线。选择合适的接种密度,继而对不同剂量(1%、0.5%、0.25%、0.13%和0.07%)不同阻垢剂(聚丙烯酸阻垢剂、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和改性聚羧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不同作用时间的校正细胞指数(normalized cell index,NCI),绘制连续时间点NCI的变化曲线,以判定3种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 6种不同密度的CHO细胞接种后,根据细胞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选择7.5×10~4个/ml的接种密度进行下一步的毒性实验。改性聚羧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26%、0.27%、0.27%和0.27%;聚丙烯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27%、0.26%、0.26%和0.27%;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14%、0.14%、0.13%和0.13%。结论使用RTCA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测定海水淡化阻垢剂的细胞毒性,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的毒性要高于其他2种阻垢剂。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亚历山大公主医院的Alexander F Vittorio等于2020年9月在《Retina》杂志发表了一项分析吸烟情况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效果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阶段肝病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参数R值和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T和APTT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住院患者2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肝炎患者41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6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9例,慢性肝衰竭患者43例。检测上述各类患者TEG参数R值和常规凝血指标PT、APTT,并对2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慢性肝炎患者R值与PT、APTT进行一致性分析后,kappa值分别为-0.135(P0.05)、0.105(P0.05),一致率分别为34.15%和60.98%。肝硬化代偿期患者R值与PT、APTT一致性分析后,kappa值分别为0.175(P0.05)、0.038(P0.05),一致率均为60.90%。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R值与PT、APTT一致性分析后,kappa值分别为0.023(P0.05)、0.038(P0.05),一致率分别为43.04%和49.37%。慢性肝衰竭患者R值与PT、APTT一致性分析,kappa值均为-0.049(P0.05),一致率均为13.95%。结论因TEG是从不同角度检测凝血功能,TEG检测结果可为评估不同阶段肝病患者凝血因子状态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使用的闭环管理。方法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无菌物品追溯体系,对消毒灭菌物品的回收、清洗、检查、包装、消毒灭菌、发放、使用等信息进行闭环管理。结果完善了操作流程,减少了手工操作,降低了差错率,工作效率提高。结论采用可追溯管理体系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管理,提高了消毒灭菌质量,明确了举证责任,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腑甘遂灸对老年脆性骨折便秘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便秘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脆性骨折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艾灸干预,观察组行通腑甘遂灸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干预后排便困难程度、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甘遂灸可增强老年脆性骨折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利于便秘症状消失,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脑卒中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给予医护治一体化的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结果 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治一体化模式的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出血属消化内科的急、危、重症,病情变化快,及时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是救治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首要条件,也是保证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而传统的静脉穿刺针往往难以满足此要求,美国B-D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封闭式套管针,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及躁动患者,解决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血管的损坏;有利于药物及时给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次氯酸钠(NaClO)溶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树脂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影响。方法:选取50颗离体磨牙,去除牙齿根部及牙合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层并堆塑4 mm厚的复合树脂块。分别沿两个垂直方向纵向片切样本,制备横截面积为1.0 mm2的试件条。选取50个试件随机分为5组:A1组(2.5%NaClO溶液浸泡1 h)、A2组(2.5%NaClO溶液浸泡2 h)、B1组(5.25%NaClO溶液浸泡1 h)、B2组(5.25%NaClO溶液浸泡2 h)、C组(对照组)。测试5组试件微拉伸粘接强度,体式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断裂模式及断裂界面。结果:(1)随着NaClO溶液浓度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4个实验组的微拉伸强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2)实验组中NaClO溶液的作用时间因素对树脂牙本质粘结强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NaClO溶液的浓度因素对树脂牙本质粘结强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NaClO溶液的浓度与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影响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P<0.05)。(3)体式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显示5组样本断裂模式均以粘结界面断裂为主。结论:随着NaClO溶液浓度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树脂与牙本质之间的粘结强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