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脱出以及脱出重吸收后腰椎-骨盆矢状面参数相应的改变。  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9年3月按北美脊柱协会(NASS)推荐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患者的资料,依据随访时影像检查显示的脱出椎间盘吸收程度,将患者分为吸收组〔突出椎间盘完全消失,或残留的椎间盘局限在按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gan State University,MSU)学者提出的影像学分型的1级之内〕和未吸收组(脱出间盘未发生变化,或虽有缩小但突出仍超过1级),站立位照片确定骨盆-脊柱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腰椎前凸角(LL)〕,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前后各参数之间的变化。  结果  共计67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症状都得到了满意的缓解。其中吸收组37例,平均年龄42.6岁,男21例,女16例,腰4~5椎间盘脱出13例,腰5骶1椎间盘脱出24例,平均随访 22个月;未吸收组30例,平均年龄40.8岁,男19例,女11例,其中腰4~5椎间盘脱出12例,腰5骶1椎间盘脱出18例,平均随访21个月。两组比较,年龄、性别、吸烟史、慢性病史、突出节段、MSU分型、随访时间等基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结束时,吸收组矢状面30例移位全部消失,突出间盘从初始的MSU分型2级19例、3级18例变为吸收后残留间盘全部局限在1级以内;未吸收组矢状面移位从20例减少到14例,突出间盘从初始的MSU分型2级21例、3级9例变为2级27例,3级3例。治疗前两组比较,各脊柱-骨盆参数(PI、SS、PT、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结束时)比较,两组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组SS、LL均值大于未吸收组,PT均值小于未吸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吸收组治疗前后PI、SS、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治疗后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吸收组治疗前后脊柱-骨盆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间盘脱出重吸收后导致脊柱-骨盆参数发生相应的变化,反之,脊柱-骨盆参数的改变表明腰椎能更好地缓冲负荷,减轻间盘压力,从而导致间盘重吸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人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收录的所有有关中国人腰椎间盘突出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体积变化的中文文献,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随访患者总数、发生重吸收患者数量、研究类型、重吸收判断方法(定性判断或定量判断)等重要数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Meta回归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301篇文献,最终纳入20篇文献进行分析。20项研究共随访1214例患者,723例发生重吸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5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11项,回顾性研究4项;7项研究采用定量方法判断重吸收情况,13项研究采用定性方法判断重吸收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的发生率为54%[I~2=98%,P=0.000;95%CI(0.36,0.72)]。亚组分析显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回顾性研究的重吸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30,P=0.86);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判断重吸收情况的研究,重吸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14,P=0.70)。通过逐个剔除纳入的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发生率在50%[95%CI(0.33,0.67)]至58%[95%CI(0.41,0.75)]之间,提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Meta回归分析显示,研究类型(R~2=0,P=0.820)和采用不同方法判断重吸收(R~2=15.34%,P=0.740)均不是异质性来源。Egger’s test未检测到发表偏倚存在(P=0.130)。结论:中国人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的发生率为54%,临床上在选择手术治疗前应充分考虑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