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ERK参与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24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 )、抑制剂组(I-postC+ERK抑制剂组).再灌注结束后腹主动脉插管取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剖取左心室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I/R组相比,I-postC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抑制剂组与I-postC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增大,血清LDH、CK-MB活性及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减弱.结论 心肌缺血后处理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心脏学会(肘诅)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新论点,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中,糖尿病又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在糖尿病发生之后,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大量研究证明,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降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对冠心病的有益作用可能大于血糖控制。强化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治疗是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肥胖的共同基础治疗方法。马竣等人对于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例的查研究,充分说明饮食因素的重要性。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协助降糖药物维持正常的血糖和合理的体重,达到理想的血脂水平,降低高血压,以全面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总热量及合理配备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组织的浅层,若某部分或几部分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B),这段血管则称为壁冠状动脉[1]。壁冠状动脉可以使收缩期冠脉狭窄(80·6±9·2)%,而且可以使舒张期冠脉也狭窄(35·3±11%)[2],造成心肌缺血,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960年心肌桥经冠脉造影证实被第一次报道。本文回顾总结本院5年来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5例患者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均经冠脉造影检出,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1~54岁。5例形成心肌梗死,10例…  相似文献   
4.
脂质过氧化与老年性白内障关系的研究山西省眼科医院冯雪亮,沙洛太原市北郊区中心医院王海曙老年性白内障(sc),在我国白内障患者中占63.1%'"因此研究其发病机制对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认为,sc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近年来自由基学说越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手术问题.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经手术治疗的46例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全部治愈.术后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高达19.5%.结论:老年人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前充分准备,积极治疗合并症,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手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饮食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美国心脏学会(AHA)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新论点,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中,糖尿病又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在糖尿病发生之后,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大量研究证明,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降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对冠心病的有益作用可能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ACS的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ACS约占冠心病的50%以上,是冠心病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同时ACS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健康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ACS的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ACS约占冠心病的50%以上,是冠心病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同时ACS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健康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容积-时间曲线(VTC)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前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 方法 选择行OPCABG的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手术组,另选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E检测对照组及手术组术前、术后左室整体舒张末容积(EDV) 、射血分数(EF) 、峰值射血率(PER) ,并计算PER/EDV. 结果手术组术前及术后EDV较对照组增大(P<0.05) ,EF、PER/EDV较对照组减小(P<0.05);手术组术后EDV较术前减小(P<0.05),EF、PER/EDV较术前增加(P<0.05).EF与PER/EDV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603,P<0.05).手术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间PER均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 OPCABG手术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提高;应用RT-3DE容积-时间曲线参数PER/EDV可以定量评估冠心病患者OPCABG手术前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临床医生技术的提高和对肝门部解剖的不断认识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C)已广泛被临床医生所掌握。作者就 1998~ 1999年中 12 6例MC的方法和临床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均为择期单纯胆囊切除病人 ,其中胆囊结石 10 7例 ,胆囊息肉 19例 ;男 5 6例 ,女 70例 ;体重 45~ 70kg ;腹壁脂肪厚 1~ 2cm ;胸廓前后距 <3 0cm ;体温 <3 7 5℃ ;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1 2 特殊设备 冷光源拉钩 1把 ,长臂电刀电凝 1把 ,钛夹钳 1把 ,钛夹若干 ,备用X线胶片 ,C型臂X线机 ,其他器械同常规手术器械。1 3 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