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祝光礼教授是浙江省名老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经验丰富,处方灵活。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该病患者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出现头晕、心悸、黑矇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甚至死亡。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起搏器植入: 药物治疗包括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氨茶碱等,这些药物以静脉制剂为主且副作用较多,临床使用不便;起搏器植入为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其有创且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1]。祝光礼教授推成出新,以补肾方治疗心系疾病,灵活应用二仙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经验宝贵。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明确真实世界中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UA提供参考。方法: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符合条件的390例UA住院患者,收集中药处方,对用药进行复杂网络构建,计算网络的拓扑性质参数和核心节点,分析UA患者中医临床核心药物、核心处方总结出临床处方规律。结果: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本研究中UA患者的核心药物为丹参、茯苓、川芎、陈皮、红花、麦冬、黄芪、当归、白术、甘草、白术、半夏、党参、赤芍、枳壳、黄芩、郁金、三七、黄连、桃仁和瓜蒌等,属于活血化瘀药、补阴药、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化痰药和清热药;核心处方为理气活血、健脾化痰方,滋阴活血方,益气健脾、理气活血方和清热理气、通络止痛方四类处方。核心药物和核心处方都是中医胸痹心痛病根本病机“阳微阴弦”思想指导下的用药。结论:本研究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法得出真实世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治疗为病机“阳微阴弦”指导下的处方用药。复杂网络分析能提炼出真实世界中医资料的精华,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特点进行专家调查。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辨证用药问卷调查。结果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临床中常用单味中药包括茯苓、丹参、半夏、黄芪、川芎、桂枝、栝蒌、麦冬、红花、泽泻、当归、陈皮、赤芍、枳壳、党参、三七、桃仁、郁金等,其中评分均值≥4.0分共有43味中药,满分比在25.00%~93.75%之间,零分比在0.00%~3.13%之间,变异系数在0.05~0.27之间。结论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常用中药与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符,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探讨中医药辨治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病-疗效-用药、证-疗效-用药、症-疗效-用药规律。方法 建立中医诊疗信息数据库,在维持原西医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中医专家辨治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过程进行1~2周的跟踪和记录。统计治疗前纳入患者的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分布,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并以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50%为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病例。治疗前后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包括五维健康描述系统(EQ-5D)评分、视觉模拟(EQ-VAS)评分]评价患者健康状况,并以治疗后EQ-VAS评分改善率>10%为有效病例。选取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胸痛并记录发作情况进行中药联合应用的效应分析。结果 纳入2046例患者,其中2003例患者有明确的证候要素诊断,1998例患者有明确的证候类型诊断,1953例患者有完整中医证候积分数据,1954例患者符合EQ-5D评分分析标准,1906例患者符合EQ-VAS评分分析标准,1826例患者有胸痛发作次数记录。治疗前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前三位为血瘀(1793例、89.5%)、气虚(1651例、82.4%)、痰浊(1428例、71.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