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抵挡汤系《伤寒论》破血逐瘀之名方,本方集水、陆、空最善活血之药于一体,以善饮血之水蛭为君,而利于水;以善吮血之虻虫为臣,而利于陆,用以攻逐膀胱蓄血,使出于前阴;以善破诸经瘀血之桃仁为佐;以草木善行君令之将军大黄为使,破血逐瘀,荡涤邪热,推陈出新。吾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张智龙教授将本方作为治疗一切血瘀证的基础方,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吾师张智龙教授多年来致力于针灸学及老年病学的研究,尤其在治疗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提出"中风通络八法"、"从脾胃论治糖尿病"。先后研制了通脑灵胶囊、六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又称四甲基吡嗪,是提取自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根茎的一种中药单体成分,属于酰胺类生物碱.川芎嗪除了具有传统的活血祛瘀、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川芎嗪还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多器官如心脏、脑组织和肾脏等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血管内皮保护、肿瘤抑制、哮喘病...  相似文献   
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中老年人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的一种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并加重社会卫生经济负担。晚期ARMD在临床上有两种表现类型,即干性ARMD(dARMD)和湿性ARMD(nARMD)。nARMD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为一线药物已取得显著疗效,而dARMD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本文就dARMD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进展、可望上市的潜在药物、生物疗法和中医中药进行综述,包括抗炎药(强力霉素和FHTR2163)、抗氧化药(利舒尼布和依来米普瑞肽)、补体抑制剂(APL-2和滋目若)、视觉周期调节剂(ALK-001)、神经保护剂(溴莫尼定)、干细胞移植(MA09-hRPE和BMMF)、基因疗法(HMR59)和中医中药(藏红花、姜黄素、槲皮素和白藜芦醇)等。这些药物临床试验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为ARMD改善与治疗带来巨大希望。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残余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4名在我院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残余尿量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比较,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残余尿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r=0.875,P<0.05)。结论残余尿和PSA无直接相关关系,当前列腺体积超过一定数值时会引起残余尿增多和PSA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2型糖尿病(T2DM)正中神经病变的价值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志愿者、T2DM非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和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各60例,超声检查腕横纹上5cm处正中神经,测量其厚径(diameter,D1)、宽径(diameter,D2)、周长(circumference,C)、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并利用SWE测量该点正中神经的剪切波弹性值及剪切波传播速度。测量T2DM合并DPN组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 (1)三组间正中神经D1无统计学意义,非DPN组较正常组其D2、CSA、C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中神经的EI、SWV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PN组较正常组、非DPN组其D2、CSA、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EI及SWV值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3)T2DM合并DPN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正中神经剪切波弹性值及剪切波传播速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正中神经病变SWE有阳性发现,为今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随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正中神经(MN)的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特征。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分为DPN组(n=60)及非DPN组(n=60);选取同期6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和SWE检查MN,测量其宽径、厚径、周长、横截面积及杨氏模量值,比较3组上述参数的差异,观察3组弹性图像颜色变化。绘制ROC曲线,分析杨氏模量值鉴别诊断DPN与非DPN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3组MN厚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MN的宽径、横截面积、周长、杨氏模量值均大于非DPN组及对照组(P均<0.05);非DPN组MN的杨氏模量值大于对照组(P<0.001),但2组MN的宽径、横截面积、周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弹性图像上,DPN组表现为黄绿色,非DPN组表现为绿蓝色,对照组表现为蓝色。杨氏模量值阈值为61.25 kPa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P<0.001),鉴别诊断DPN与非DP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30%、70.00%。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的杨氏模量值大于非DPN患者,以杨氏模量值鉴别诊断DPN与非DPN有助于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DPN。  相似文献   
9.
神经性耳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因此针对该病临床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刺因为无明显毒副作用、操作简便、应用安全、临床疗效较显著,被广泛应用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中,但临床中仍然有个别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作者近年集众家之长,使用黄帝内针治疗神经性耳鸣,往往能取得预期效果。此文通过验案观察使用黄帝内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证实该针刺方法对神经性耳鸣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中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志愿者、T2DM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和T2DM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各60例,超声检查腕横纹上5cm处正中神经,测量其厚径(D1)、宽径(D2)、周长(C)、截面积(CSA)并应用SWE测量该点正中神经的平均杨氏模量值(EI)及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比较3组间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C、CSA、EI及SWV鉴别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非DPN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比较EI和SWV两种剪切波测量值的曲线下面积。结果 1)三组间正中神经D1无统计学差异,非DPN组较正常组其D2、CSA、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I、SWV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PN组较正常组、非DPN组其D2、CSA、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EI及SWV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2)弹性图像DPN组表现以不均匀的黄绿色为主,非DPN组表现为不均匀的蓝绿色为主,对照组表现为均匀蓝色;3)C、CSA、EI和SWV的阈值分别为1.01cm、0.07cm~2、61.25kPa、4.45m/s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625、0.822、0.835(P均0.01),鉴别诊断DPN与非DP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7%、65.00%;81.70%、35.00%;78.30%、70.00%;80.00%、71.70%。比较EI和SWV曲线下面积, EI值和SWV值对DPN的诊断效能相当。(Z=1.328,P=0.184)。结论弹性剪切波成像可以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进行评估,为临床DPN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