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十年颈型颈椎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现代医学研究颈型颈椎病以影像学为主,治疗方法以理疗和消炎止痛药物为主。推拿、针灸、中药治疗是目前较为特色的治疗方法。通过治疗,能够解除肌肉痉挛,起到消炎镇痛,达到治疗目的。中医药治疗,毒副作用较少,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顾非  黄湧  王峻良  卫明  郑磊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15-117,120
目的进一步论证三步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其对于腰椎生理曲度改善的程度。方法研究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随机分入三步推拿组、牵引治疗组和传统手法组,每组60例。三步推拿组采用松解、调整、整理三步治疗,每次治疗20 min;牵引治疗组采用电动机械牵引床牵引患者腰椎,每次治疗20 min;传统手法组采用松解、拔伸、按压、调整等手法,每次治疗20 min。三组均以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比较三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选用Seze法测量值观察三步推拿法对于腰椎生理曲度改善的效果。结果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三步推拿组85.00%、牵引治疗组60.00%和传统手法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治疗方法对于腰椎生理曲度都有改善。组间两两比较:三步推拿组与牵引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步推拿组与传统手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治疗组与传统手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三步推拿法等同于传统手法,且两者均显著优于牵引治疗组。结论三步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于腰椎曲度的改善等同于传统推拿手法,且明显优于单一的牵引治疗,其具有简捷、易掌握的特点,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有着更为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推拿为主结合针灸与康复综合治疗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脑瘫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为主结合针灸、康复)和对照组(康复)各3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30次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评估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0~3岁组与3~7岁组: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综合治疗能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粗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颞下颌关节移动度的影响  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手法治疗组(A组)和半导体激光治疗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临床疗效、Fricton指数量表评分和颞下颌关节移动度变化  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33%,B组为70.00%;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Fricton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颞下颌关节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A组优于B组(P<0.05)  结论:推拿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功法是中医防治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功法具有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延年益寿等功效。功法对多个系统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功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不仅可以治疗“已病”,而且在“治未病”上也有着显著的效果。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功法的锻炼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保障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曹仁发教授推拿手法方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入推拿治疗组和牵引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行推拿和牵引治疗。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96.67%,牵引组76.67%(P0.05);NDI:推拿组治疗前后差值(30.73±16.16)%,牵引组治疗前后差值(19.90±13.62)%(P0.05);VAS:三次治疗后,推拿组、牵引组二组重复测量主体间效应分析:F=5.95,P=0.02。结论曹仁发教授推拿手法方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减轻,颈椎功能有明显改善,且二者有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脊柱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腰背痛患者发病率为7.62%-17.20%[1]。临床上以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多见。但因其症状与椎体病变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相类似,经常会引起误诊误治。本文报道3例容易误诊漏诊的患者,希望与广大医师同行分享经验。1病例介绍例1男,51岁,2011-01-07因“腰痛伴双下肢痛1年,加重1月”就诊。患者1年前出现腰痛,双侧臀部及下肢后外侧疼痛,右侧痛甚,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局部封闭治疗,疼痛好转。  相似文献   
8.
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进一步论证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其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采用三级推广模式,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270例(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90例),均随机分入三步推拿组、牵引治疗组和传统推拿组,观察比较3家医院间的临床疗效差异,同时选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目测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观察指标对疗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三步推拿组90.00%、牵引治疗组73.33%和传统推拿组8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步推拿法在3家医院应用,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等同于传统推拿手法,且明显优于单一的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9.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 (TMD) is a commonly encountered disease in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and often occurs in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Th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this disease by domestic scholars showed its incidence rate was 32.0%-57.3%[1-3].This disease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motor abnormality of the mandible,pain and clicking sound when opening or closing the mouth[4] and clinically can be divided into 3 stages,namely stage of functional disorders,stage of structure disorders,and stage of joint organic sabotage.Surgery is suggested in modem medicine for the latter two stages of this disease.In the stage of functional disorders,physiotherapy and jaw pads (bite plate) are often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Acupuncture and tuina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mainly in the stage of functional disorders.we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and tuina treatment of TMD in recent 5 years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0.
医学新药物、新技术及医疗新器械出现后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推广到临床实践中才会让更多的人受益.通过论述医学新生物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推广方法 及途径,探究在推广过程中尚且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医学的进一步普及发展及研究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提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