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乌头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变化对实验大鼠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毒性实验,探讨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对心、肝、肾脏的毒性作用差异及对心脏损伤作用的机制。结果从生品中提取得到的双酯型生物碱(DDA)毒性较大,对心、肝、肾脏损伤较重,生物碱对心脏损伤的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有关。结论乌头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降低了对实验大鼠心、肝、肾脏的毒性,其机制与生物碱变化影响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及减少心肌细胞内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亚太地区的患病率较高[1]。早期DN的特征是尿液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现代医学认为,微量白蛋白尿与严重的肾脏病变一样,都应视为心血管疾病和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平甲抑亢方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甲亢的治疗作用及优势。方法选择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甲亢患者74例,治疗组37例采用自拟平甲抑亢方加减合并应用丙基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37例单独应用西药丙基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中医证候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0%,2组抗甲状腺药物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甲抑亢方治疗甲亢疗效满意,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对正常及股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造成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插管,观察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经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各给药组对在体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4-dp/dtmax,lved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DDAS对正常大鼠lvedp有显著作用(P〈0.05),对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趋势一致,且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较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脾虚状态下乌头炮制减毒药效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虚讧状态下乌头属药用植物炮制减毒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喂食肥甘生冷食物造成脾失健运的虚证模型。观察虚证状态下药物炮制减毒后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在给予相同剂量的前提下,药物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明显,与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密切相关,而在毒性降低的同时,药效没有降低。结论脾虚状态下乌头属植物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没有降低,有的药品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附子炮制前后生物碱变化情况与毒性变化及对小鼠氯仿致颤作用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对附子生、炮品及提取生物碱急性毒性实验及相应氯仿致颤实验探讨炮制过程中附子化学成分变化的同时对其毒性和相关药效的影响作用。结果:炮制在导致化学变化的同时引起毒性下降,同时对氯仿致颤的抑制作用也相应减低。结论:附子在炮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毒性下降,并且对氯仿致颤的抑制作用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抗甲减方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甲减的治疗作用及优势。方法选择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甲减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抗甲减方加减合并应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 对照组30例单独应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中医证候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5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甲减方治疗甲减疗效满意,中西药联合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附子炮制前后对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附子炮制前后对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戊巴比妥钠造成大鼠急性心衰,各组均以给药前各项指标对照,16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左室内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in),HR,动态观察炮制前后不同剂量的附子对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生附子给药10 min后,+dp/dtmax和LVSP分别较模型上升57.38%±22.70%和45.05%±22.34%(P<0.001);炮附子给药15 min后,+dp/dtmax和LVSP分别较模型上升39.65%±16.19%和32.66%±8.56%(P<0.001),且维持时间长,30 min时作用仍显著(P<0.01或P<0.05).结论 附子炮制前后各剂量组对急性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成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