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喜周  王彬  李霞  宋福晨 《山东医药》2011,51(2):106-107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股动脉分叉处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22例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组)、25例单纯糖尿病(糖尿病组)及20例同龄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股动脉分叉处IMT,采用VasoGuard10通道血管检查仪检测踝臂指数(ABI)。结果糖尿病足组ABI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均〈0.01),糖尿病足组股动脉分叉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BI与IMT呈负相关(r=-0.556,P〈0.01)。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股动脉分叉处IMT增加、ABI降低,两者联合检查有助于糖尿病足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医学心悟》融汇了《内经》、《难经》及历代名医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之精华。提出“凡看伤寒以传经直中四字为纲领”。关于传经的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并指出直中的治法,“当急温也。”遵循历代医家之旨,将六经分表里,将伤寒的辨证按表里寒热之不同四分为八。提出“邪之在经……均可汗之而已,邪之入腑……皆以下为功。”第二卷条分缕析伤寒论各经主要见证。如对四肢拘急一证从寒热表里不同角度去分析,辨证思路十分清晰。  相似文献   
3.
正交试验法优化畲药山里黄根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山里黄根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苯酚-硫酸法,比较影响多糖含量主要因素的主次关系,优化提取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山里黄根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山里黄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10(g/m L)、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72.49 mg/g。结论:优选的山里黄根多糖提取工艺提取率较高,且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张锡纯对于肝气虚见证的阐述,肝虚不仅可引起气血运行的失常(疼痛、出血等),亦可以引起气的升降出入的失调(元气外脱、大气下陷等);并通过对张氏处方及难案的研究,认为张氏补肝主要有实脾即以理肝、通补并用及重用萸肉、黄芪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野生马兰头提取液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建立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喂饲给药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动物的尿液、前列腺液,观察前列腺组织的形态和酶组织化学,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β-羟化甾体脱氢酶(β-SHDH)、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结果经野生马兰头提取液治疗的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的尿液、前列腺液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SDH、β-SHDH、ACP活性增加;HE染色观察,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结论野生马兰头提取液对家兔的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条叶榕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条叶榕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对实验小鼠连续灌喂不同提取部位和剂量的条叶榕,分别采用三种抗炎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小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实验)和两种镇痛实验(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实验和小鼠热板法)。结果:条叶榕能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率,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跖肿胀以及小鼠皮下棉球所致的肉芽肿增生,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同剂量的条叶榕醇提液的抗炎镇痛效果强于水提液。结论:条叶榕的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并且醇提液强于水提液。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周  王彬  李霞 《山东医药》2006,46(11):58-58
2003年5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栀子根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干燥根,民间别名山里黄根、黄枝根、山枝根、三枝根等。栀子根在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湖南和四川等地的民间被普遍应用,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能。主要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1  相似文献   
9.
汪小玉  谭丽  黄真  陈力  王喜周 《中成药》2011,33(11):1990-1993
目的探讨中药桑寄生治疗冻伤的疗效。方法 32只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空白组,给药组,阳性组每组各8只,-20℃95%乙醇中持续冷冻1 min方法建立小鼠左后足Ⅱ度冻伤模型,以小鼠足肿胀度为指标,并做冻伤肢病理切片,观察各组治愈率及冻伤前后其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坏死,给药组及阳性组症状缓解,皮肤组织溃烂程度降低,足肿胀测定显示给药组与模型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从组织病理学看,给药组及阳性组效果均优于模型组。结论中药桑寄生治疗冻伤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喜周  张涛  陈远能  黄适  潘怀耿 《中成药》2012,34(2):226-22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结肠黏膜β-catenin、C-myc表达变化以及健脾清热活血方(救必应、白术、白芍、水蛭、三七、炙甘草)干预溃结癌变的机制.方法 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5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癌变模型,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健脾清热活血方药提取物干预20周.分别应用光镜检测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黏膜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结肠肉眼可见浆膜层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镜下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其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呈高表达特点;低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溃疡样改变,镜下见黏膜充血肿胀,部分腺体萎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镜下见黏膜上皮脱落,充血肿胀,未见溃疡及癌变,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比较,β-catenin、C-my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可能通过介导β-catenin、C-myc表达,发挥防治溃结相关癌变的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